2014年1月14日星期二

辦公室禮儀

禮貌(或禮儀),不是天生便有,而是需在長輩的教導、朋輩的耳濡目染、經驗的累積下來,才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在何時何地,我們理應表現出謙謙有禮。當我們年紀還小時,身邊的長輩、親朋、師長,都會對自己的言行作出指點,要是能銘記在心的話,他日長大,無論去到哪裡,都是一個謙遜有禮的君子。偏偏,當人的年紀漸長,卻越容易把簡單的道理忘記。人已長得這麼大,難道還要像教導小學生般教他們基本的禮貌嗎?

在辦公室裡,人來人往,每人的工作崗位不一,同一時間,未必做著同一件事,它雖是一個室內環境,某程度上,仍是半公開場地,需要互相尊重而不能自私任性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在辦公室裡,最常見的,是討論、開會。要是討論的事宜簡單,可以選擇在座位上討論而不用特意安排會議室來相討。要是知道討論時間長,或是涉及部門眾多,當中的意見甚至分歧亦不會少,爭辯是在所難免;甚或,需要討論機密事務,為免影響他人,最好還是在閉門會議室進行為好。

另一方面,講電話及電話會議都是在辦公室內常做的事。從來,不論身在何地,聲浪都需要控制得宜,以免影響他人。偶爾因太亢奮而得意忘形到提高聲線「高八度」、或是因討論得面紅耳赤令自己不自覺地大聲「咆哮」,都是情有可原,但卻不能無時無刻都以「響喇叭式」講電話!有些人,是刻意向外高聲「報告」自己的「功績」有多好;有些人,卻是聲帶失控,聲浪震耳欲聾,響遍半個辦公室而不自知。

我不是說辦公室要像圖書館、自修室般鴉雀無聲。辦公室裡應該有辦公室適當的聲音:鍵盤打字聲、講電話的聲音、幾個人圍在一起談話,絕對正常(反而完全靜音更不像一個辦公室啊!)。但大前提是人人自律,不要影響他人。要是人人都各自高談闊論,這跟菜市場有什麼分別?

一向以來,我都是以「專心」來自居。這種「專心」,其實只不過是那種埋頭埋腦,一旦專注在自己的工作時,旁邊人在說什麼,一句也聽不進耳朵。這時候,要是遇上淘氣的同事,一定會作弄自己──無聲無色(其實不是無聲,只是自己聽不到而已=.=’’)地從後拍打或嚇唬自己!自己一定會被嚇一跳(萬試萬靈!),對方嘛,當然笑得人仰馬翻。

可惜,這種「專心」,最近被人徹底「擊破」!高談闊論、放聲大笑、完全活在自我空間而不理旁人耳朵的生死,簡直令我生不如死!看著眼前的文件及難題,斗大的頭,加上噪音的「伴奏」,猶如火上加油!完全無法投入工作,比噪音更吵的「煩音」,歷久不散!

倒不成走到對方跟前作一個「殊」的手勢,叫對方減低聲浪吧?我可不希望自己變成圖書館館長啊!無計可施之下,只好自行逃離現場!

在辦公室遇上失儀的人,都是工作痛苦之一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