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音與噪音,要是各走極端的話,都會令人煩厭。
有人享受謐靜的環境,即使靜得連蚊子飛過也聽得到亦不介意。相反,沒有人天生喜歡噪音,煩擾的「音波」,令人不勝煩惱。情緒大受影響之餘,脾氣亦不見得會有多好。寧靜難求,噪音卻容易製造出來,如何趕走噪音,卻是一個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
絕對的靜音,於我而言是一種折磨。那種靜,剩下的,只有「嗡嗡聲」,令我無法集中精神。相反,一點點的小聲音在耳邊「盤旋」,反而如有神助,能成功隔除不必要的聲浪(比方說,在閱讀時開一點小聲音,如收音機或電視,我反而能集中精神而「聽」不到其他任何片言隻語),因此,我絕對不是那種會到圖書館、自修室溫習的乖學生,反而,家中才是常溫習的地方。
有一點點的聲音,反而令我更能集中,不過,這並不代表自己對聲音全無反應。對於一些非一般的「音頻」,仍是會感到非常懊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一些人,聲音就是特別惹人討厭。他們一發聲,頭痛(是真的頭痛!)便自動產生,久久不散!人家的天籟梵音繞樑三日,另類的「煩音」卻是令人頭痛三天。這些「煩音」,某些是天生聲帶的問題(永遠的高八度,震耳欲聾),某些卻是源於不懂體諒他人,越說越興奮,放盡喉嚨,「無私」地跟旁人「分享」談話內容,卻從沒顧及他人的感受。坐(或站)在旁邊的人,只能默默忍受。耳朵最討厭的地方是,它不像其他器官(如眼睛、嘴巴等)般可開可關。除非以另一種聲音把原有的噪音掩蓋,或是以耳塞、耳機把聲音阻隔,否則,只會把它「全單接收」。
不禁在想,要是自己能練成一身好「武功」──即使面對噪音仍能面不改容,這想法是否有點天方夜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