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跟別人聯絡,大多數會選擇面對面。要是需要跟遠方的親朋好友聯繫,便得靠書信來告知近況、消息。進步一點,便會以電話來通訊。可是電話仍是有時間上的限制,要是對方身處一個剛巧跟自己相反的地方,晝夜倒轉,或是忽然心血來潮的想跟對方說一些話,便未必能隨時隨地跟對方聯絡。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後,電郵已漸漸把傳統書信取締,短訊更是「無遠弗屆」,「等待」的時間不停縮短。以前等信件可能要等上數天,現在等電郵回覆卻可能只不過是一天甚至數小時內的事。
以往覆查電郵,需要的,是一部電腦。要是在街上、或是在一處沒電腦的地方,電郵便無法查閱,因「check唔到email」而錯過某些重要消息屢見不鮮,有時比直接打電話還要慢呢!即使後來加入了手提電腦,要是沒有網絡提供、不能上網的話,再輕、再小的手提電腦,也只是一個「負累」。
不過,隨著科技的越來越進步,人們非但不用把重典典的電腦拿上街,相反,只需要一部如手掌般大的手提電話,便可替電腦「分擔」大部份的工作:上網、查閱電郵、打機、即時通訊、看電視‧‧‧等等,幾乎只要想得到的,一部電話已可做到,還需要留待回到家中才「處理」嗎?
在街上,人人也在「手篤篤」,垂著頭、指著手上電話的屏幕不停的按,在覆電郵、看新聞、寫短訊,總之,一切以前只能在電腦前作的事,現在全都轉移到街上、車廂內,互動時間更加多,節奏變得更加急速,資訊幾乎同步接收。
可惜,我仍是一個處於「石器」時代的人,沒有一部前衛的電話(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那只是一部普通不過、只能應付日常需要的電話而已),既上不到網,更不能立即知道所謂的「即時資訊」。在現今世代的角度來說,我是「脫節」、「脫離社群」的。
加上環境上的限制,在正常時間內(即辦公時間內),是無法使用私人電郵,人人無時無刻也會用上的facebook,對我來說,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玩意。當別人在熱烈地談論某話題、興高采烈地傾談,自己卻被迫沉默,只能在晚上才一一答覆。那時候,可能已曲終人散、結論已定,自己便更像一個孤獨老人,獨個兒看著這台獨腳戲,事事也後知後覺,心中不是味兒。知情的朋友,並不介意自己「遲來的反應」(應該是吧?);不知情的,更有可能誤會自己冷漠、高傲、自大,只在旁邊冷眼旁觀,不熱烈地加入討論,疏遠人群。
沒法子,誰叫環境不許可?自己又不選擇使用當今最方便的通訊工具?
起初也會有點抱怨,感覺凡事也好像慢人一步。朋友之間的關係好像越來密切,而自己卻好像越來越疏離,不屬於那一個圈子似的。然而,一切也是習慣。習慣了,便自然接受。換個角度來看,太快、太急的資訊,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全數接收嗎?既然如此,何必把自己迫得這樣緊?
一個凡事也講求效率的人,偏偏在朋輩間卻是反應最慢的一個,可以說是一大笑話。不是刻意的迴避、拖延,無奈地,環境令我變成一個在朋友之間幾乎「隱形」的人,內心實在過意不去。
在「快」與「慢」之間,我根本無從選擇。唯有希望朋友們的體恤與諒解,只因我也是情非得已才當這個「隱形人」。
慢一點無所謂,當朋友的一定會等妳啊!
回覆刪除我都仲未接受到用Smart phone喎...
回覆刪除很久沒來, say個hi先. 我都要蒲下頭先, 唔係做咗卜上隱形人...
回覆刪除iphone之類的電話,很貴,我買不起
回覆刪除看來我也是一個outdated的人
我反而覺得,無時無刻咁微博、FACEBOOK、MSN…好似令原本已經緊張嘅步伐變得更加緊張!
回覆刪除就係公司裡用唔到私人電郵所以用自己電話上 網.
回覆刪除做嘢好多時都悟使用腦的. 愈做得耐人愈 蠢的
回覆刪除我手機都無得上網架, 最多都係用sms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