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咪前、咪後


我很怕在咪前說話。


                 


沒有表演慾的我,最怕在人前說話,拿著咪高峰的瞬間,便會渾身不自然,像被千條蟲咬著般搔癢,咪高峰像有千斤重,巴不得立即把它交給別人。即使不用說話,只需拿著咪高峰唱歌,聽著自己的聲音,也令我毛孔直豎。


 


咪高峰,是一個揚聲器,會把聲音擴大,那怕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聲音,經過咪高峰的「傳送」後,便會變成人人皆可聽到的聲音。在咪前要表現得大方得體,不失體面,每說一句話前,也要經過深思熟慮。聲音無邊際,你說得出口,便要預計方圓百里外的人也能聽進耳裡,說話如潑出的水,一旦說出口是收不回的,因此要慎言。在咪前要慎言,在咪後也不代表可以鬆懈。以為在咪後嘀嘀咕咕便沒人聽到?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一個受人敬重、得人欣賞的人,首先要有一張有口德的嘴。「多口」不是錯,但「衰多口」卻會成為人生的敗筆。沒有人敢說自己從沒試過說是道非,為何偏偏有些人被冠以「衰多口」之名,有些卻不?問題始於在不當的時候說了不當的說話,才會引來口舌之禍。


 


在咪前說話要「做戲」,在咪後更加要提起精神,否則,無論之前說話有多漂亮動人,頓時間成為別人笑柄,把自己辛苦建立得來的形象全數破滅,想補救已經為時已晚。


 


白高敦的失言,便是最佳例子。大選在前,每一言、每一行,也要步步為營。只要說錯一句話,「前途」便可能盡毀,加上他的形象一向不甚討好,任內成績已經備受質疑。為了挽回選民的信心,「戲」是事在必「演」的,問題是,他能否擔上一個稱職的「演員」而已。沒錯,政客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失言、失行的時候。可是,因著他們的背景與責任所在,言行必須比普通人更謹慎,人民(選民)對政客的要求也會相對提高。誰人也知道,政客為了各種理由,會不停地作出自我催眠,說一些恭維的說話而面不改容,但只要一直「貫徹始終」下去,別人也奈何不了。最愚蠢的,是在咪前表現謙謙君子,還未檢查清楚便急不及待的在咪後一派胡言,假惺惺的面貌在人前表露無遺,印象分大減。


 


咪前犯錯是「抵死」,咪後失言是自找的。


 


要避免失言,最安全的方法,當然是隻字不提。除非懂得讀心術,否則,所有東西全記在自己腦裡,沒有人會知道你在想什麼。然而,有口難言,沒法把心中的鬱悶宣洩出來,未免太辛苦自己。適當時候,仍是要找渠道把情感、鬱結發洩出來。即使要說三道四,也先要找一個安全的時間與地方,只要還有一絲危險,便要「封口」,否則,禍便會從口出。


 


人不是完美,有喜怒是正常不過,埋怨、發脾氣一定會發生,只是人要學會「聰明地」隱惡揚善,否則,換來「千年道行一朝喪」,得不到別人的同情之餘,更會被嘲笑為大蠢才。


 

6 則留言:

  1. 佢向來都唔多受歡迎,而家就更加唔使講啦!

    回覆刪除
  2. 所以, 有d野真係只可以係屋企個廁所"申"會安全d

    回覆刪除
  3. 做司儀都做得多,都仲係唔多習慣係咪前講野...

    回覆刪除
  4. 屋企個廁所, 唔係外邊的廁所呀

    回覆刪除
  5. 要去唱多d卡拉ok練吓膽量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