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嘴臉


人人也有一張嘴臉,特別是在不滿、鄙視的時候,這張不易表露出來的嘴臉便全掛在臉上。不滿時,有人會「黑臉」、有人會「嘟嘴」、有人會一臉不屑,樣子要多難看有看難看,想「控制」面部表情嗎?恐怕只會引來反效果,嘴臉越弄越討厭。


 


坐在狹窄、侷促的車廂內,冷氣、人氣、聲音、氣味全擠在同一空間內。除非你選擇下車,或是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否則,無論你有多討厭它,你也要跟它共對數十分鐘,直到下車為止。


 


平日你不會覺得談電話的聲音有多大、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有多煩擾,但只要一登上車廂,所有聲音也無限地擴大,對細微的聲音變得格外敏感。在車廂內發生什麼事會令你眉頭緊皺,巴不得立刻把對方叫停?肆無忌憚地高談闊論?高聲地傾講電話?把遊戲機、MP3機的聲浪調教得幾乎整個車廂也聽到?不守規矩地在車內飲食?一人霸佔兩個座位?小孩在車廂內玩耍而影響著他人?嬰孩放聲大哭?


 


坦白說,以上的種種,都是惹人討厭的行為。某程度上,全都是人為,可以「控制」及避免,唯獨嬰孩放聲大哭,是沒有人能制止的。話雖如此,我對嬰孩在車廂內放聲大哭卻有著無比的忍耐力。原因?無他,因為我也曾是一個如此惹人討厭的小嬰孩。


 


小嬰孩在狹窄的車廂內,活動範圍只限於母親的懷裡,動彈不得,沒風景看,要是空氣不流通,更是要命,試問一個不懂事的小嬰孩,怎會坐得舒服?怎能如成年人般忍耐著?不哭才怪。


 


不用長輩跟我話當年,我也知道自己從小到大也不喜歡坐車(特別是長途車──以現在的指標,泛指一小時以上的車程)。加上母親曾跟我細說小時候的逸事,當年乳臭未乾,跟人迫車,情況當然是如「哭崩長城」般,令母親尷尬不堪,乘客受罪。雖然情況失控,各人心中也咒罵著我這個不識趣的豆丁,同時,也有一些友善的乘客「關心」著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來哄我逗我,希望我能盡快停止哭鬧。可惜,我哭,並不是肚子餓、不是扭著要玩具、更不是耍脾氣,只不過是,簡單地要下車!只要一上車,便要下車!除非能離開車廂,否則只會繼續哭哭啼啼。


 


這情況,不只發生在我身上,很多小孩也跟我一樣,因此,縱然我已長大成人,但卻十分明瞭嬰孩們的「苦」。現在,即使遇上一個在車廂內哭鬧不停的嬰孩,只會替小孩感到辛苦、替他的父母感到可憐,絕沒有責怪他們的心,因為他的父母也不想啊!刻意別個臉,不想當父母的尷尬難堪,同時,卻看到車廂內其他乘客的嘴臉,反而成了最佳的娛樂。


 


有人抱著八卦心態,左右窺看「噪音」來源;有人卻被哭鬧聲煩擾得搖頭側目;有人不屑地發出「唧唧」聲,怨聲載道;有人乾脆掩著耳朵,面露討厭神情。單是看著這些人生百態,再漫長的車程,也變得有趣,噪音便成了這場人生百態的劇目裡的一首自然樂章。


 


不過,我還是希望小孩能盡快離開車廂,這並不是因為討厭哭鬧聲,而是不忍看著小孩子在車廂內辛苦地嚎啕大哭,深知道,只要他一離開車廂,哭聲便自動停止,從小惡魔變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嘴臉,還是留給那些不識趣的人,對不懂事的稚子,留一點同情心及耐性吧。


5 則留言:

  1. "想「控制」面部表情嗎?恐怕只會引來反效果,嘴臉越弄越討厭。" 我好似講過只少我唔係好的演員. 我的 嘴臉永遠把我出賣了. 就是太多無能的人. 唉

    回覆刪除
  2. 我又唔係好記得自己當年有冇喊,但講真以當年中巴的質素,係小朋友上左車都想落車...(哈哈,我一廂情願估你細個坐「熱狗巴士」,唔好打我。 )

    回覆刪除
  3. 我係想假都做唔到呀~

    回覆刪除
  4. 通常,我都會立即用mp3的耳筒,塞住雙耳。

    回覆刪除
  5. 我印象中,自己好似好少喺巴士度喊……
    但係我記得我喺屋企係成日喊,因為我阿哥成日整蠱我,有咩e郁我仲唔放聲大喊咩!哈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