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本已是人頭湧湧,非常熱鬧,有時還得在街上左穿右插,找尋出路。然而,這個多月以來,除了要跟其他途人及霸佔在行人路上的手推車共用一條行人路外,還多了一道「阻力」,那就是在街角出現的「選舉團」。
區議會選舉在即,參選者為了增加曝光率及支持度,紛紛走到街上「推銷」自己、介紹自己的政綱,希望選民投給他們神性的一票。他們佔據的地方,不是在店舖前,而是在每一個轉角的十字路口。一個十字路口,有四個「街角」,每個街角,分別被不同的參選人佔據著,各自霸佔一個「盤地」,利用揚聲器,把自己的政綱、理念、過往的「功績」一一向外公布。震耳欲聾的聲音,一直跟隨著行人。當行人以為能成功避開第一個街角,耳根得以清淨時,誰知道,到下一個路口,情況依然發生。他們同樣在派發宣傳單張、政綱「滿天飛」,單是在一條馬路上,已經至少給數位參選者「攔截」,為「去路」增添不少「阻力」。
常說香港人是政治冷感,要是單憑是否接過宣傳單張來認定一個人是否政治冷感的話,我必是當中一人。雖然對政治沒什麼興趣,但投票是公民責任,理應出一分力。然而,說實在,這些所謂的參選人,又有什麼突出的功績,值得贏取選民的一票?難道,就是單憑在選舉前夕站出來見見人,派派傳單,就當作是「走入」社區,跟街坊接觸、了解民生嗎?選舉過後,又有多少人繼續「為人民服務」?縱然接過了宣傳單張又如何?這並不代表支持某一參選者。當中的政綱,一定是寫得「天下無敵」,過往成績比對手強,但是,開出的「期票」,在「埋單計數」時,又有多少能成功達標?還是最後都是「有心無力」,變得無功而回,不了了之?最重要的是,我怎能單從這小小的單張,便能充分認識這名參選者,繼而投以信任的一票?
有趣的是,縱使這些參選者就站在眼前,也無法把他們逐一辨認出來。不是嗎?我們接觸得最多的,是掛在欄杆位置上的橫額。他們總是一本正經、面帶笑容的樣子,加上一些似曾相識的字句(類似「成功爭取XXX」、「要求XXX」、「關注XXX」的字句),就是他們的標記了。或許,他們真的在默默耕耘,為區內市民服務,只是我從沒有機會跟他們「接觸」而已,從而不知道他們曾經為區內市民付出過。另一方面,一些有志為社區出力的新人,起初猶如白紙般,有魄力有幹勁,既想給予他們「機會」一展抱負,但奈何沒有彪炳的戰績,又教選民如何能向他們投一票?
我希望一盡公民責任,選出一個有才能的人,能為社會、為區內市民服務,令社會變得更和諧,令居民在一個更優美的地方內住得舒適,然而,對他們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又怎能貿然把選票交到某人手上?倒不成用「點指兵兵」的方法選出心水人選吧?這樣豈不是更不負責任?
除非直到選舉完成為止,否則「衝出重圍」,便是這段日子裡的必然「動作」。要避開他們不難,然而,他們可否把揚聲器的聲浪調低一點?面對著這些另類嘈音,只會加速我離開的步伐,而不會令我停下來把宣傳單張接住。
FB有人上載左有幅海報係:成功爭取兩隻流浪狗被捉。笑到我...
回覆刪除佢地「呢排」真係好勤力,每朝七時多已經在樓下守候啦!
回覆刪除政治宜家只是一場遊戲, 一份工
回覆刪除唉~我住嗰區冇得揀~我諗我要投白票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