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

搭訕

小時候,我對「四海之內皆兄弟」一話,有一奇怪的想法:


既然說,「四海之內皆兄弟」,即是說,身邊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即使未必親如兄弟姐妹,至少,也該是朋友,而非陌生人吧?既然如此,「陌生人」應該不再存在,所有接觸到、甚至只是在身邊經過的人,也可以成為朋友。既然人人也是「朋友」,於街上相遇時,應該對每一位「兄弟」(或「朋友」)打招呼吧?


 


問題來了:既然要跟每一位相遇的「朋友」打招呼,豈不是每分每秒也很忙很累?還未來得及跟第一位朋友問好,第二位朋友又迎面而來,光是打招呼已令自己疲於奔命!


 


當然,以上只是孩童時的天真想法(有點兒鑽牛角尖?),現實中,沒有人能跟天下間所有人成為朋友,能交多一個朋友是幸運,能減少一個敵人,更是偷笑。


 


每天過著規律的生活,「朝見口、晚見面」的人,大概都是差不多的一班人:坐同一班車上班的、乘坐同一電梯的、在同一個市場買菜的、在同一家餐廳用膳的‧‧‧尤其是在公司裡,即使未必認識全部同事,但在同一樓層門口出入,或多或少也會覺得彼此眼熟。縱然彼此不點頭、不打招呼、不知道對方姓什名誰,但說到底,也知道對方是「自家人」,只是沒有宣諸於口而已。


 


我是一個不善於打開話匣子的人,好聽的,便說我是一個害羞、不善交際的人;難聽一點,就是高傲、難相處。要我主動向人搭訕,機會微乎其微。對於搭訕這回事,是一項高深的學問:「搭」得好,令人感到舒服自在,更易建立友誼及關係脈絡;「搭」得過火,不但未能相交,相反,只會惹人生厭。


 


對於搭訕,我是抱著既驚且喜的態度。驚,是害怕不知如何反應,喜,是發覺自己並不是想像中的討人厭(試想想,誰會希望跟一個人見人憎的人說話?)


 


某天,竟然有一位碰面多時、卻從未說上半句話的同事,竟然主動向我說出第一句話!另一些不知就裡的同事,還以為我跟對方是相識的!這是一個難得且美妙的一刻!原來,我是一個愛被搭訕的怪人!


 


我是一個很內斂的人,但凡有人跟我說上「第一句話」(當然要是善意的啊!),我「冷若冰霜」的性格,頓時被融化得無影無蹤!自此以後,點頭、hi/bye、閒聊等等更會「傾巢而出」!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吝嗇」的人──「吝嗇」(或羞於)跟人打開話匣子。這被動的缺點,雖然一直未能改善,但只要有人不介意先打開話匣子,「將冰山劈開」的日子,指日可待!


 


不得不大聲喊一句,「我愛搭訕」!

5 則留言:

  1. 今次是個好開始,或者下次妳會做主動也說不定呢

    回覆刪除
  2. 哈哈,唔好咁口響,喺街無啦啦有人搭訕都幾驚。

    回覆刪除
  3. 哈哈......「我搭訕」!週末愉快!

    回覆刪除
  4. 如大家有緣的話,陌生人也或可成為日後的朋友之一....

    回覆刪除
  5. 跟住一定好多人向你搭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