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我們往往高估自己能承擔痛苦的能力,以為沒啥大不了,但其實卻只是不自覺地把真感覺抑壓著,一直潛藏在內心深處,暗暗影響著自己而不自知。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便會觸動體內敏感的神經,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發現自己原是軟弱無能、不堪一擊,最後陷入崩潰邊緣。
同樣,我們也有機會低估自己可承受壓力的能力,以為自己一定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平復,最後,復原時間卻比如期中的短,這時方發覺,自己原來可以很堅強,強韌得令人咋舌。
常言道,「針唔拮到肉唔知痛」,然而,這份痛,可以是「外痛」,也可以是「內傷」。沒有形於臉上,並不代表不傷不痛,有時候,這份隱隱作痛,反而更要命。腦內忽然想起一句歌詞:「心,突然的隱隱痛」,原來,是可以很真實的。
因著信仰上的幫助,令我(及家人)在面對逆境時,復原速度比別人快,畢竟,人是要向前望、往前走,而不能終日活在回憶及痛苦中。然而,歸根究底,自己仍只不過是一名有血有肉的人,在一些特殊環境及「誘因」下,還是會挑起一點令人激動的情緒。
我們常說,電影劇(或肥皂劇)的橋段老土造作、新聞主角的「戲劇」成份甚高,一切看似是偶然,全部都是巧合、拼湊出來,但原來,當自己的傷痕未癒的時候,那彷如親身經歷的事,湊巧地如「倒模」般被「搬上」電視機時,那種難以形容的感覺,便如山洪暴發般一發不可收拾。這份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看似殘忍,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能把抑壓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從一個渠道中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當然,我們可以選擇逃避,不聞不問,掩耳盜鈴,「避得一時得一時」,但始終,這不是一個長遠而可行的方法。唯有狠心地面對,真切地面對自己內心的那個「我」,才能知道,自己的傷痛,是否真的百分百痊癒。
當然,我不是變態得會特意刺激自己體內的神經,但我卻不會刻意去逃避,只因,我終於感受到,時間是最佳的良藥,勇敢面對是療傷的良方。我深信,終有一天會,回憶會把內心的缺口填補回來。
有些傷痛是未遠無法磨滅的,但卻不代表要活在長久的陰影下,積極面對、努力活好每一天,是最好的醫治良方,讓傷痛變成一種動力,心中的缺口化成永遠的懷念!(感受是自身的經歷,就如妳一樣有感而發_
回覆刪除早排好似轉工~ 有冇轉倒?
回覆刪除時間的確是最佳的良藥,什麼當下覺得過不去的,過幾年後回頭看,一切都雲淡風輕了。
回覆刪除加油!
回覆刪除傷痛只有隨時間的過去而慢慢淡忘....
回覆刪除你究竟睇咗邊套劇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