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守口如瓶



一直以來,我也認為守口如瓶是一項美德,不亂說話、不多言,自會大大減低口出狂言或禍從口出的機會,但事實上,要說錯話,那怕只是一句話,得罪人卻是何其容易。自知太在意自己戲言後的罪惡感,久而久之,嘴巴便跟「拉鍊」成了「好朋友」,越說越少,甚至乾脆閉嘴。


 


直至近來,方發覺這種自以為是優點的優點,原來一點也不可愛,更可能成為自己的絆腳石!我開始討厭自己這種什麼事也秘而不宣的性格。從正常的角度來看,「少說話,多做事」,理應是一件好事,可是,我的「少說話」實在少得可憐,少得令人家有一種神秘莫測、難以捉摸及估計,俗語說,「把口撬唔開」,就是我了。


 


我會把「口密」的主因歸咎於內斂(?!)及害羞(?!)的性格,但經過年年月月的「進化」後,發覺自己著實改善了「一點」,至少,現在要跟人家談天說地(雖然還未「進化」到能風花說月、談笑風生的地步),也不至於啞口無言,勉強能搭上幾句。但當要說上有關自己的事,說話往往在嘴邊便「行人止步」。正因為自己絕少主動提及自己的事,要麼便覺得自己比木塊還要悶蛋,要麼便給人一個()神秘的感覺。很多事情,在一般人眼中,就是平凡得很,沒有什麼大不了,可是自己卻不習慣宣諸於口,當人家「問」到的時候,才一臉靦腆地說出來,(可以想像到,人家的反應,當然是‧‧‧「唓!」或是「咁咋?」),自己也覺難為情,但要改掉這陋習,殊不簡單!


 


作為一個聆聽者或是守秘者,我該是勝任有餘。然而,作為一個「有入冇出」的「資料庫」,卻是連一個普通人也不如,每每對自己的事,如「擠牙膏」般,好不容易才「擠」出一點點。我但願自己可以「口疏」一點,多說一點話!

4 則留言:

  1. 根據妳的說法,現實生活中的我比妳想像中更靜,那我不就連牙膏也不是?

    回覆刪除
  2. 每個人的性格都唔同,是妳的朋友應該理解,沒有必要改變自己啊!

    回覆刪除
  3. 哈哈,凡事都要有平衡囉。

    回覆刪除
  4. 我都覺得你好神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