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打得之人



一個被形容為「好打得」的人,是褒是貶,每人心中各自有一把尺來量度。對某些人而言,這名「打得」之人,拯救人於「水深火熱」之中,因為他的強悍,弱者得以被扶助,當然振臂高呼,把他視為「救星」。相反,要是這名「打得」之人,位處於跟自己對立的位置,他越強悍,反而對自己越不利;他越「好打」,正表示自己越要「捱打」,縱然不是處於劣勢之下,當中的「廝殺」、刀光劍影,已教人望而生畏、冷汗直流。


 


畢竟,一個人「好打」與否,被讚賞或是被嫌棄,跟本身的利益有著莫大的關係。當這個「有勇有謀」的人,願為自己出頭,自己不用多費唇舌與力氣,無後顧之憂,自己只需站在後方作支援,當然是義無反顧。但當自己面對的,是一位強悍而不畏縮的人,無論你對他說什麼、做什麼,他也能輕鬆反擊而面不改容,更甚者,有人會覺得這種人是「恐怖」,巴不得跟這些人斷絕來往、不跟這些人打交道,免得自己焦頭爛額,換來落荒而逃的命運。


 


我們總希望身邊有這些好打之人保護我們,令我們無後顧之憂。老闆「打得」、「撐得」,有「肩膀」、有承擔,在適當時候發聲,為下屬護航。下屬「打得」,能獨立處事,不用事事徵求上司准許及過目,下屬既獲得工作上的滿足感,上司又能專注其他更重要的管理事宜,簡直是雙贏(大前題是,上司有廣闊胸襟,不介意被人「功高蓋主」)


 


要達到雙贏,首先要明白「出手」的精髓,不是事事強出頭或獨斷獨行便叫強悍、板著臉一意孤行便叫「好打」,而是懂得分辨輕重,該說的便說,不畏首畏尾,願意承認錯誤,當有功可領時,才令人心服口服。


 


高處不勝寒,一個「好打」的人,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像刺蝟般,滿身刺針與荊棘,不敢接近,彷彿一走近他三尺範圍內也會被他的「氣場」所傷。強悍硬朗,往往給人一種冷酷、沒感情可言的感覺,逐漸地,他會變成一個絕緣體,嘻哈大笑,往往只能跟他擦身而過。再想親切地一笑,也會被說成有目的的奸笑,從此,只可以不苟言笑。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巴不得自己能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可是,卻又怕成為別人心中的「洪水猛獸」,人人得以「畏」之。加上,並不是人人也能成為大將、「統領天下」,到時候,「高不成、低不就」,情況更加不堪入目。要成為一個在別人心中的強者,卻又不令人畏懼,當中的佼佼者,寥寥無幾。


 


要當一個「打得之人」還是當一個好人,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不用被人家無理欺負,是當一個強者的最大理由,然而,在建立「好打」的形象的同時,卻要犧牲人際關係,值得與否,實在見仁見智。像我這種婦人之仁,未能狠下心腸,把「形象」放下,才未能成為一個真正「打得之人」。不過,話雖如此,我寧願變得稍為弱一點(就只是這麼一點點!),換取僅有的親和力,對我來說,「不好打」,未必是一件壞事。

4 則留言:

  1. 我都寧願做弱者,唔使打得啦!

    回覆刪除
  2. 好打得係迫出嚟架啫,我諗冇乜邊個唔想做好人!

    回覆刪除
  3. 個位好打得呢,我就不敢恭維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