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花盡各種心思與方法,為的是希望能提升自己的記憶力,記得越多,看似有百利而無一害,然而,事實上又是否如此?
作為學生,巴不得把叮噹的「記憶麵包」收歸私用,如此一來,在測驗考試時,便不用害怕因緊張而表現失準、不用怕忽然腦袋一片空白而寫不出半個字。在職場上,能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不用怕做事有紕漏,對仕途有利無害。在生活上,記著開心的時刻,明白人生有多美好,大笑總比大哭好。可是,再好的記憶,同樣會把失意失望遺憾等殘留在腦海裡的某處,一旦潛藏的記憶被觸及時,頓時百感交集。
一個人,要是能選擇性地作出「記住」或「忘記」,你說有多好?
自問自己的記憶力,並不如想像中的好,該記起的,偏記不起;越想忘記的,偏過目不忘。單是為了「忘與不忘」,便已令自己懊惱不己。
聽說,金魚的記憶十分短暫,剛吃過魚糧,才過了幾秒鐘,又忘記了自己吃過食物,看到魚糧又再次追著來吃,因此才有「金魚不知飽」這句話。不禁在想,要是自己能像金魚的記憶一樣短暫,不是很好嗎?樂也易忘,憂也難記,留在心中的煩憂,就如行雲流水般,不會停留太久。
把別人的過錯、失言扛在自己身上,就如一塊重石壓在胸口般,要是放不開的話,煩惱只會跟隨在身。有時候覺得,「面皮厚」並不是一個缺憾,相反,它比「面皮薄」的人更「悠然自得」、活得更自在,對人家的批評、揶揄、挖苦充耳不聞,猶如隔靴搔癢,不搔不癢不痛,根本不把煩惱放在心上,又何來不快?
凡事太上心,苦的只有自己,但要做到不聽不見,談何容易?明知對方口沒遮欄,可是,講者無心,聽者卻有耳,話聽進耳裡,有多礙耳,只有當事人才知曉。生氣嗎?會否顯得自己太小器?不生氣原諒對方嗎?心中卻又不爽。這時候,巴不得立即按掣把不愉快的記憶刪除!還有一點怒氣嗎?不妨模仿小金魚,把一肚子的悶氣,如氣泡般「bu lu bu lu」吐出來!
要學習金魚般善忘,才有多餘的記憶空間把美好的回憶留下。
我呢排就黎谷到變雞泡魚...
回覆刪除我驚會被人話我失智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