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牙膏,每天清早,睡眼惺忪,即使閉上雙眼也會做的一個動作。不論你是喜歡從尾擠上、或是從中間開始擠、又或是「無定向」的亂擠,只要擠得出牙膏,「向上擦、向下擦」,便是完成了晨早起床的第一件事。
然而,擠牙膏,又豈止局限在洗手間內進行?每天不定時不定期的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擠牙膏式的生活。
「擠牙膏」,泛指一些人,有話不直說(卻又不是吞吞吐吐),要人家出力「又哄又迫又踢」,威逼加利誘,才願意把真相說出來。
相信不少人也遇過一種人,問「一」不是答「一」,而是答「半」,明明可以把說話一次過說出來,不用來來回回多時,省卻不少時間,可惜,他們總喜歡說話只說一半,不問便不答,即使問了,也不會和盤托出,深怕一旦把事實之全部全說出口,底牌被揭穿而沒有後路。當明知對方有所保留時,要再花上多倍時間才能把「拼圖」完整拼湊出來,己經不知繞了多少「冤枉路」。
我得承認,無論本著什麼理由,以「擠牙膏」方式對待(或對付)別人,都是令人咬牙切齒,是討厭的。我有沒有以同樣方式對待人?嗯‧‧‧偶一為之吧!所以說,某程度上,我也是一個惹人討厭的人呢!
絕大部份的時間裡,我也是有話直說(特別是在自己熟悉的工作範疇裡),寧願長篇大論,把所知的有關資料說出來,不太會故弄玄虛,一心希望盡快把工作完成,不想浪費時間在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上,糾纏不休最擾民。唯獨對一種人例外──那種連光說不做也稱不上的人,只是翹起雙手、「飯來張口」,連丁點兒努力也沒有付出過,便妄想別人會把問題徹底解決!
要知道一個人有否付出過努力、企圖嘗試找出問題癥結所在,並不困難,隨便把問題或責任推卸給別人,難道瞞得過對方雙眼嗎?應付這些人的最佳方法,便是引導他們,把問題反推給對方,給予對方一點小「提示」而不是把答案全盤說出來,引導他進行思考及發問,否則,對方非但不能從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幫他變成害他」。解決問題雖然重要,然而,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引導對方學會如何解決問題,一理通百理明,總比每次「見招拆招」為好。只要「擠」得其法,一步一步的把資料「擠」出來,從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也就更易;相反,要是拿捏不準的話,只會越「擠」越糟糕,被人咒罵唾罵也不足為奇。
擠牙膏,如何擠、怎樣擠,是一門說易不易、說難不難的學問呢!
我是個直腸直肚的人,「擠牙膏」對我來說實在太難啦!
回覆刪除我地而家呢個政府充滿呢d人……
回覆刪除另一種方式:傻問傻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