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調理。有理?



常言,小病是福。只是,不論是大病還是小病,絕大部份人也認為,生病看醫生,仍是可免則免。畢竟,只要是身體抱恙,辛苦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為何人們會把「小病」看成是「福氣」?理性一點來看,唯有患病不適,人才會不情不願的跑去看醫生,醫生才會為自己作詳細檢查及診病,繼而把身體裡的大小毛病一一清除。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才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試想想,身體好端端的、健康平安(甚至肥肥白白)的人,豈會無故求診?


 


「明病」能醫,「暗病」難防。尤其是近年有關不少因隱疾而引發的意外時有發生,要是不認識自己的健康狀況,便難以作出預防性的準備。


 


托上天的福,自己的身體尚算不錯,病痛不多,因病求醫更是寥寥無幾。當然,我不會自滿,更不會因此而鬆懈、令病菌有機可乘。然而,偶爾會想、更會擔心,身體看似強壯,但事實上,又是否如此壯健?這會否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要是被醫生檢查的話,內裡會否「五癆七傷」,只是身體硬撐著?


 


曾聽過不少人笑言,只要自我感覺良好,一直不作檢查,身體便是繼續「良好」運作,一旦作身體檢查,便是擔憂的開始。聽起來,好像很天真、無知及無稽,甚至,只不過是諱疾忌醫的藉口。然而,想深一層,他們的想法也不難理解。畢竟,人的身體是十分奇妙,只要思想正面,很多時候,更能成為良方妙樂,病痛不藥而癒。要是終日鬱鬱寡歡,閒來無病呻吟,縱然身體機能一切正常,也會分秒覺得不適,嚴重者,更會悶出病來。


 


或許,你的腦海裡已浮現一個問題:「別天真吧!誰說只有生病時才能看醫生?沒有一個人是百分百健康無恙。看醫生,也可以是單純地為自己調理身體啊!」


 


的確,防患於未然,才是王道。要是在病倒後才作補救,己經太遲了,只因身體已經受到傷害了。在還沒有生病前,先行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在細菌準備入侵身體前已把它擊倒,身體不用承受病痛的煎熬,才是厚待自己的最好方法。


 


可是,直到現在,我還是無法說服自己,在自己精神翼翼的情況下看醫生,甚或,只是大家口中所說的「調理身體」。恕我愚昧無知,我眼中的「調理」,極其是吃補品啊!不過,眾人皆知,補品卻不能常吃,否則虛不受補(當然,財力也是另一問題,呵呵)!有些人,會服用一些調理身體的藥。於我而言,在無病痛的情況下吃藥,還是有一點為難(這跟自討苦「吃」沒有分別吧?)。然而,歲月無情,自己也要開始為自己打算,加上聽到身邊不少人的經驗及講解後,自己是否需要放下既有的成見,開始照顧及打理自己的身體?現在才開始計劃調理身體,又是否起步得太遲呢?功效又是否顯著呢?

4 則留言:

  1. 不遲不遲,我最近也開始對自己的身體著緊了!畢竟快30....

    回覆刪除
  2. 除左運動、壓力都要處理得好,呢樣嘢我都學緊。

    回覆刪除
  3. 飲多d湯水, 做多d運動, 都係唔錯的調理方法

    回覆刪除
  4. 係咪應該學養生之道先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