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人生大事。設喜宴,是希望親朋好友共聚在一起,一同見證自己成長、踏入人生另一階段的重要時刻。結婚,不是一場騷,更不是一個測試交情的地方。喜宴,又名「請飲」,是一對新人邀請賓客來一同分享喜悅及接受祝福,而不是為了派頭,不是為了人有我有,更不是為了賺錢而來。
一向以來,我們也明白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因此,親朋好友結婚宴客「請飲」,縱然是「請」,我們除了向一對新人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外,還會送上一份「人情」或賀禮。這份「人情」,是一份心意,而不是「餐飲入場券」。「人情」,縱然有所謂的「公價」,但也只不過是一個相對的參考指標而非絕對的標準,心意,是不能以金錢多寡來衡量。
婚禮,是一生中最大的project之一,用在婚禮上的使費,是支出,是甘心情願的支出。凡事量力而為,為了搞一場看似比人家更盛大更世紀的婚禮而把自己弄得債台高築,在人前風光,最後變成「自己坎坷」。
有人說,搞婚宴,成本高,收取「人情」,也未必能抵銷當中的成本價,要「倒貼」、會賠本。婚禮,從來也不是一場生意,怎會有「賺」或「蝕」之理?婚宴的安排及費用,不是早已包括在自己的預算內嗎?一對打算結婚的戀人,不是早已計劃如何儲蓄籌辦婚禮嗎?當中不是包括了宴請賓客嗎?縱然大家也會送上賀禮,但也不能把它當作是理所當然之事,名正言順地以人情、賀禮來結賬吧?要是預算做得好,把人情賀禮當作是另類bonus,如此一來,無論收到的賀禮是多是少,也不會影響真正的支出。只著眼人家的賀禮有多少,完全失去了辦婚宴的意義了!
「擺酒容易請酒難」,要設宴有何難?要人家送賀禮又有何難度?然而,能令賓客賞面出席,這才是無價啊!一句真誠的祝賀,足以抵上萬金。試想想,縱然滿手禮金賀禮,但眼前的賓客卻是滿口怨言,加上一副難看的嘴臉,這會是一對新人希望得到的「禮物」嗎?
同意同意
回覆刪除封人情我從來只睇相熟程度...你同我老友...你去大排檔擺我都照樣會封大大封...
回覆刪除誠意最緊要
回覆刪除都係一句喇~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回覆刪除我其實唔係好想去飲
回覆刪除去飲好麻煩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