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商店要為自己打出名堂,為自己做宣傳,不外乎是以「人肉」作宣傳/叫囂、派發傳單、減價速銷等等宣傳技倆。對商品有興趣的,自然會被「吸引」過去,即使不感興趣的,偶然也會在「神推鬼使」下接收著不同的資訊,繼而獲得意外收穫。或許是宣傳做得太濫,也許我們面對過多的資訊,這些宣傳逐漸成為生活上的滋擾,令人心生煩惱。很多時候,我們仍是選擇避開這些不必要的宣傳,免除煩惱。
在街上遇上派發傳單的人,也令人感受良多。一份看似簡單不過的工作,可以看到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派發傳單是一份沉悶的工作,在熙來攘往的街上,向著陌生的途人派發單張,有的接過單張會細心閱讀,有的卻會隨手把它丟掉,有的卻連看也不看一眼,吃著閉門羹,簡直是測試面皮厚度及耐力的大考驗。有的會鍥而不捨的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努力派發,有的卻可能已被拒絕到麻木,表情木訥得如機械人般,木無表情,雙手只是機械式的派發著,更不會理會途人是否有接過單張。面對如此的「真人示範」,即使真的有人對單張有興趣,也會顯得卻步,繼而轉身離開。
看到派傳單的人在街上不停地派發著,有時出於好奇,有時出於好心,也會接一張來看。然而,要是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也看到同樣的人在派發相同的宣傳單張的人時,再多的興趣、再多的同情心也會頓時收起來,同時也不想製造更多的垃圾,不用三思,轉身便走。
街上的宣傳,只要能避過對方的眼神,刻意跟對方保持著距離,繞路而走,要逃出對方的「五指山」並不難,然而,面對現在另一種宣傳手法──電話推銷卻是完全沒輒。
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推銷,不是貸款便是纖體;不是保險便是美容修身,聽得令人麻木,更甚者更人火光。將心比己,對方也只是「打份工」,基本上也會好言拒絕,然而,對方看到自己態度不強硬,便會變本加厲,完全不理會聽筒另一方的感受,像機關槍一樣,把要說的話盡快說完就算。要是連基本禮貌也不懂的話,又如何說服眼前的potential customer光顧自己的貨品?
「好人難做」的道理,正正從他們身上學回來的。
要是你在對方短短數分鐘的「介紹」後立即答應光顧,對方當然會把你奉若神明,把你捧上天也可以。對他而言,只是多一個客人,過後根本沒有人會想起你是誰,但自己卻要為一時的心軟而付出代價。然而,要是你選擇拒絕的話,對方便會立即把國綷──變臉,發揮得淋漓盡致,態度三百六十度改變。任憑你如何有禮地拒絕,對方也不會領情。既然如此,斷言拒絕更加沒難度,更不需要為此而感到內疚。
「順得哥情失嫂意」,要是每一家的推銷也要答應的話,再富有也會有「破產」的一天,既不是必需品,無謂難為自己,因羞於拒絕以取悅一個陌生人的請求吧?
貸款我可以申請一次,但要是同時有十家公司向我推銷,難道我也要全部申請嗎?我豈不是變成債台高築,到時誰來打救我?
美容我可以光顧一次,以現在美容院林立的程度,難道我也要全部購買嗎?我的臉只有一張,如何能把所有護膚品往臉上推擠著?
為自己著想,再狠心、再決絕也要做一次,那怕對方在背後咒罵,也要向推銷、宣傳通通說「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