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也自覺認為自己有一雙好耳朵,善於聆聽,對朋友的喜惡、心事、逸事也能一一記在心上。雖說只需要一對耳朵,看似很簡單,然而,當中也有著一些難度:難在如何聆聽?難在如何安慰對方?默默無言是「支持」?還是要給予適當的「意見」?會否在給意見時說得「太多」?
甲跟乙訴苦,甲可能只是想把內心的鬱結發洩出來,不想給第三者知道,要是乙不識趣,把事情告訴第三者,一心以為多一個人知道,甲便得到多一分關懷,可惜事與願違,甲只會覺得乙多事、不能守秘,反而更煩惱;
丙跟丁訴苦,丙把自己的事告訴了丁,便以為其他朋友也會知悉自己的事,繼而前來慰問,可惜卻遇上口密的丙,沒跟任何人提及過,丙便以為朋友待自己十分冷淡,非常失望;
以上兩種情況,屢見不鮮,要如何面對,得靠自己跟對方的了解程度有多深,否則,只會變成「好心做壞事」。然而,我寧願被人誤解自己為冷漠,也不願成為別人眼中「好管閒事」的八卦人。很多時候,別人跟我傾訴時,我也只會成為單向的接收者(即聆聽者),不會跟第三者提及,因為我深信,要是對方想我把事件轉告他人的話,對方一定會事先張揚的跟自己說,要不,對方也會親口跟其他人提及,不用我來作傳聲筒。
我還以為只要站在對方立場,支持對方,給予對方精神上的鼓勵,便是盡了朋友的「本份」,可惜,不知為何,近年我越來越怕自己說錯話而得失對方。我怕這刻的全力支持,在下一刻,當對方改變初衷時,自己曾經說過的安慰說話,便會成了友誼的致命傷。
只用耳朵聆聽不難,但要加上嘴巴,卻令我語塞。可惜,我不能說服自己說一些違背良心的說話來討好或安慰對方。既然那是當時心中的想法,不吐不快,有必要說出來。或許當事人未必認同,但卻有必要把不同(或相同)的觀點說出來,方能真正幫助對方分析事情,而不會走進死胡同。
究竟在安慰別人的時候,跟對方口徑一致是「良方」?還是以中肯的角度分析事情才是「妙藥」?
越來越發覺,自己原來不懂安慰別人。
可能看到自己越來越軟弱,反而需要別人的安慰吧!
當自已軟弱無力時,朋友簡單的一句話,便一矢中的,說出問題癥結所在。即使未能立刻把問題解決,但至少,給予我一個不一樣的角度來看相同的事。
為什麼朋友做到,我卻做不到呢?
有時覺得自己是否一直也「自以為」是很會安慰別人呢?實情是自己根本不懂如何了解別人心事?看來,我要從新學習如何聆聽、了解別人,才能作出由衷的安慰說話,而不會在不適當的時候說出不恰當的說話。
其實真係好難的,始終不是人家肚裡的蟲,總得要靠點人生經驗,加點對朋友有多了解,才能一矢中的。有時朋友只是想有個聆聽下心事,聽不聽懂其實反而不重要啦!
回覆刪除更可能的是,佢自己鑽牛角尖,人家說乜都聽唔入耳,又或者認為人家唔明,好似全世界得自己先咁「好彩」有咁獨特的經歷,咁就講乜都冇用啦。
事實真的很困難,迷迷也不必自責,每個人的處事方式都不盡相同呢!
回覆刪除先用耳聽,遲點才用心說 ~~
回覆刪除朋友之間可以亙相關心..安慰對方...唔單止你聽對方訴苦....你還可以向對訴說你心中的不快....這才是朋友啊~
回覆刪除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說和聽安慰的話真係有好大的分別. 我最近自己先發覺. 其實可能人只是想發洩一下. 妳做聽的就得了, 不用多言.
回覆刪除同人相處真係唔易的呢, 有時又真係會講多左.....有時講少d聆聽多d時,對方可能又會覺得自己好似唔緊張/唔相傾咁......
回覆刪除不過都唔好諗人地點諗會好d, 起碼果一刻自己真係用心去聽/說.....
btw, 就算對方想借人口同其他人講, 我都唔會做被借口果個, 因為自己唔係d咁的人..... 如果對方想好多人知而安慰佢, 就算佢借唔到你口, 都會另外再同不同的人傾訴.....
我諗我都同你有d似, 我有時都會思前想後, 就算傾傾下計時都會諗下自己之前有無講左d唔係咁好的野...etc.....
回覆刪除有時都覺得自己想太多, 但有時又怕自己失言
做人真係唔易的呢
我都唔識安慰人~可唔可以指教吓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