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乍暖還寒的日子,出門上街,先要看天氣、看溫度,才知道自己要穿上什麼衣服:不會在翳熱的天氣穿上厚衣服;不會穿上薄如蟬翼的衣服與呼呼北風對峙著。
原來,除了上街需要看天氣,躲在家中「開爐」做食物,也要看天氣。
不同的食物,需要的「環境」也不同:
焗製曲奇,當然希望曲奇鬆脆、香口。要是在潮濕的日子烘製,未能及時把它封存好的話,不消一會,它便會變軟,失去質感;
自製麵包,當然希望麵包鬆軟。要是在乾燥的日子裡發酵,或是在期間忘記了水份的控制,濕潤度不足,令發酵過程不佳,焗製出來的麵包便會「堅硬」無比,甚或比石頭更硬;
還記得上星期的《看圖猜食物》嗎?
究竟這個像「豬仔包」,又像「牛脷酥」的麵包是什麼?
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最不像樣」的「法式小餐包」!
這位麵包小兄弟,是否多一點「法式小餐包」的味道呢?
因著人手一個一個的造出來,而不是機械式的捏製,縱是同一個麵粉糰,在搓揉製成小麵糰時,總會有點點的分別,只不過,這次的「落差」大了一點而已!哈哈!
法包本身是有點硬,但仍需要發酵,要是發酵不足,當咬下去時,便真的咬石頭了!好吃的法包,當吃下去時,既要香脆,也要有一點點的煙韌才像樣,幸而,第一次製造,質感上也有幾分相似。
不知何解,這個包包爆裂的「位置」有點偏差啊!
一碟子包,個個不同,各有「風味」,是刻意,也是天意!哈哈!
我至鍾意食法包架啦!
回覆刪除原來係法包,我好鍾意食架,搽牛油最好味!
回覆刪除同人食飯就麻煩D,好似原始人食雞脾咁扯開...
回覆刪除plain breads/rolls...umm...I always think of what sauce will I dip it in...pasta sauce, gravy, curry, chili...ummm..yummy..
回覆刪除<(=^-^=)> ava
嘩, 你焗咗咁多法國飽呀?
回覆刪除其實不只是開爐,人生當中,大多數的事情都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功呢。
回覆刪除妳 準備開店呀?
回覆刪除點會呀? 一定好多人就真. 近期經濟不景好多人自己創業. 有人賣 cupcake 發到唔清唔楚.
回覆刪除呵呵~我都話我估中架喇!搵定獎品等我去領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