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失控野孩子

養孩子、教孩子,猶如置身搖搖板一樣,要控制得宜,從中取得平衡,否則,重心傾向某一邊,便會失去平衡,左右失守。


 


教導小孩,從來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既要給予小孩適當的空間發揮所長,也不能令他任意妄為。


 


要是家長對小孩事事作出管束、「做這不可、做那不行」、凡事也「nonono」,只會令小孩變得怯懦,做事沒自信、失去創意與冒險精神;


要是給予小孩過份的自由,對他們的行為不聞不問,做錯事不立即作出糾正與指導,只會令他們誤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繼而變本加厲。當行為變成習慣,他日要糾正陋習便為時已晚。


 


乘車時,最愛觀察周邊事,因為這是了解人性的最貼身體驗。


 


到達車站,車門一打開,一對外 國 小姐弟便進入車廂內。兩人不時把玩著柱子,蹦蹦跳跳,非常活潑。小孩子活潑、跳躍不停,本是正常不過之事,只要在安全情況下,及對其他人沒有造成騷擾或影響,由他們「自尋樂趣」也不為過。可惜,這對小姐弟的行為非但沒有適可而止,更是開始挑戰人類忍耐的極限。縱然他們的媽媽曾作出勸阻,把兩姐弟分隔開,仍無損他們你推我撞的行為。相反,他們把破壞、騷擾的行為進一步升級,變本加厲,令身旁的乘客非常困擾,各人只能無助的搖頭輕嘆。


 


隨著身旁的乘客下車後而騰出一個座位,小姊姊便如玩「音樂椅」般,一個箭步衝到座位坐下,繼而向弟弟報以一個洋洋得意的嘴臉。心有不甘的弟弟,立即跟姊姊作出反擊,開始「埋身肉搏」,誓要把屁股坐到座位為止。兩人扭作一團,令坐在兩旁的乘客不知如何是好。


 


在一般情況而言,要是在車廂內遇到老人、小孩、孕婦或其他有需要的人,二話不說便會站起來讓座。然而,面對著這對難纏的姐弟,加上作為母親的並沒有出言阻止,我選擇了不作出讓步,不讓這對橫蠻的小姐弟「奸計得逞」。


 


失勢的弟弟,就地發難,在擠迫的車廂內大叫大嚷,且更越走越遠(另找騰空座位),直到母親找到空位,才把兒子召回身邊。有位子坐下來的他,才稍為安靜下來。然而,已坐下來的小姊姊,並沒有因此而停下來。她甚至開始躺下,把整張椅子當作是私人床鋪,佯裝睡覺,顯得一臉得戚。


 


每人也需要自由,誰不想「想做便做」?能過自在、不受管束的日子多好!可是,過份的自由,卻變成放任,更甚者,是放縱。給小孩空間成長、體驗是必須,然而,一個完全沒有界線的空間,反而害了孩子。


 


小孩子只是白紙一張,什麼也不懂,唯有依靠家長的指導,才能學會辨別是非對錯。教導小孩,猶如放風箏一樣,適當地放手,把他們「放」到外面世界體驗一下;但當遇上問題、危險時,便得把線拉回身邊,作出保護。要是只「放」不「收」,再強的風箏,最後也只會落得斷線的下場。小孩子佻皮、搗蛋是正常不過,要是家長不作出指導,由他們發飊生事,只會把本來可以變得更好的小孩子寵壞。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目中無人,變得自我中心,要是人人也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將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世界?


 


或許有人會認為他們年紀還小,沒必要這樣嚴苛對待,然而,要是不在幼時教導,難道待他們性格已定時才指出他們的錯處嗎?


 


自由與縱容,只是一線之差。一刻的放縱,對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可能是一生的事。

8 則留言:

  1. 從來都說家庭教育重要,品德和教養需要從小培育,不能說年紀少就縱容不教啊!

    回覆刪除
  2. 人性本不 善, 做好人可能返性的行為

    回覆刪除
  3. 而家D小朋友真係越黎越被父母縱壞...

    回覆刪除
  4. 其實想同你講,終於肯提筆寫新小說,由現在開始只限朋友先入得去睇。當然有你份

    回覆刪除
  5. 迷失的女孩, 早晨。
    不要緊啊,我有時都會。

    回覆刪除
  6. 如果是我遇上,我一定會怒睥佢

    回覆刪除
  7. 性本善係呃人的, 所有嘢都有一個 平衡點 (equilibrium). 推離這點佢係會自動番去的. 人的 equilibrium 唔係善. 又死 刑, 又報應啲人都做盡所有壞事.

    回覆刪除
  8. 四圍都有小魔怪~真係冇眼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