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星期二

別把垃圾囤積在腦內

我是一個擁有雙重標準的人(或是雙面人?):擁有處女座唯美主義性格的我,既要所有東西整齊整潔,但房間總是長期處於亂七八糟的狀態、辦公枱也是放滿文件,跟「整齊」有著好一段距離。每當我立下決心把東西執拾、希望騰出空間令它「重見天日」時,不消一會,又會「打回原形」,回復昔日凌亂的狀況。然而,在混亂中,仍能把所需要的東西找出來。既然擁有這項「特異功能」,加上時間緊迫,沒多餘時間作出收拾,往往便把收拾的「艱鉅」過程暫時擱置。(呵呵,這可是一個爛得很的藉口呢!)


 


話雖如此,對某些事情,我仍是有一定的堅持而作出clean up


 


工作上,電郵幾乎已成了傳遞訊息及交換工作資料的主要工具。面對著一個滿滿而未閱讀的電郵箱,令人頭痛不已。要像「海底撈月」般把需要的電郵找出來跟進,格外費神,眉頭不禁皺起來。因此,我有一個習慣,一定會先把電郵作出篩選,把無關痛癢的電郵刪掉,然後才能專心查看有用的電郵及資料。下班前,定必到「回收箱」作一次徹底的刪除,好讓明天再有一個「新開始」。


 


每天如常的作同一動作,本是沒什麼特別。但是,要是遇上某天休假、或是因某種特殊原因而未能作出如常的「清潔」動作,電郵數目便以幾何級數倍增。休假後的首天,更是最痛苦的一刻。除了是因不想回歸工作的關係而顯得沒精打采外,光是想到要花上了大半天作「清道夫」,便已想大叫「救命」!然而,要是不把它們一一清理好的話,我是無法繼續工作的。因此,只好加快速度,把此任務盡快完成,繼而catch up之後的工作。


 


突然一想,為什麼我要堅持先把舊有的電郵「清理」好,才能繼績工作?唯一的解釋是希望能騰出更多的空間來「迎接」往後更多的電郵。


 


其實工作如是,生活也是一樣。為什麼我以前想不到、想不通?


 


要是我們不定期把腦內的垃圾拋棄的話,腦內的負荷量便只會有增無減,壓力便隨之而起,令自己不能真正的享受人生。背負越多,並不代表自己的承擔能力越強,相反,要是到了極限時才發覺無法騰出空間,繼而「爆煲」,後果不堪設想。


 


生活井然有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心靈上的整頓。不快的思緒或經歷未必能如紙張、垃圾般,說棄掉便棄掉,但也不能把它們長期抑壓在心裡。


 


把一些無關痛癢、不堪回首的事,從腦內delete掉吧!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空間接收更多更美好的事啊!

7 則留言:

  1. 我個腦已經越塞越多垃圾。

    回覆刪除
  2. 清哂的垃垃圾,就有時間同空間構思新題材,等緊妳嘅新作架!

    回覆刪除
  3. 唉~我的腦簡直已經是個發臭的垃圾桶!

    回覆刪除
  4. 希望唔好當我係垃圾喇

    回覆刪除
  5. 心靈上的整頓....談何容易..

    回覆刪除
  6. 啲嘢一執佐就揾唔番, 我都唔執啦

    回覆刪除
  7. 要將成個腦d垃圾刪除晒~咁之後我個腦咪冇晒嘢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