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的價值觀不同,對金錢的看法也有別。無論是大宴親朋或是買些小禮物、小食與眾共享,花費多寡是其次,最重要是彼此享受著歡樂的時刻。千金難買心頭好,即使手上有著很多錢,並不能全數買下自己的心中所愛;同樣,要是花一點錢,而可以令大眾開心歡愉的話,這些錢,對我來說,是不能節省,「慳」不得。
慷慨不代表胡亂揮霍,節約不代表吝嗇,只要懂得理財,應花則花,光是把錢財握著不放,最後「埋單計數」時,剩下來的,只是那些充滿銅臭味的金錢而已。
我稱不上是一個大花筒,不會看到什麼便會買什麼。同樣地,我雖自稱「慳家」,也(應該)算不上是一個一毛不拔的守財奴(因為很多時候,錢也會白白地花在一些不知名的事上,哈哈),在某些情況下,我仍是願意花上金錢,來換取無價的快樂。以一個更直接的說法是,我是「慷慨他人、吝嗇自己」的一個人(身邊的人可有福了!哈哈!),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能「半桶水」,要麼便盡情地豁出去──「豪」一次;要是「扮」慷慨卻又要吝嗇的話,只會令人覺得自己小家子氣,這樣不如乾脆不做。
吝嗇不是罪,但在吝嗇的同時,卻對他人的慷慨卻之不恭,變相令人覺得「貪小便宜」,給人小家子氣感覺,惹人生厭。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重視「感覺」的一個人,我所指的「感覺」,是一些不用以實際行動來表現的事,那怕只是「順口開河」,沒有實際的take action也不要緊。以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有時會跟朋友說笑,為了某些原因(甚至沒原因)而「屈」對方請吃飯(多數只是為了搞氣氛,說說笑而已),懂得「遊戲規則」的人,大多數也會答應,即使最後沒有「履行承諾」也不是一個大問題,只因大家也知道這是說笑成份居多。然而,有些人卻是連這「吹水」行為也懶得做,深怕他人真的會對自己「屈打成餐」,連忙以「 四兩 撥千斤」的口技推得一乾二淨(明顯地不是開玩笑的拒絕),除了用「小家」來形容,真的不知道可以用什麼形容詞好了。
當然,一樣米養百樣人,不能勉強其他人跟著自己的一套方式來生活,既然大家性格不同,我也會選擇接受及包容。這樣也好,令我知道那些人才是能開玩笑的對象。當然,在我表現「慷慨」的時候,也會作出相對性的選擇,實行「你對我好時,我對你更好」。哪怕只是言語上對我作出一點兒慷慨,我也會以倍數回饋。
講真,慳錢好d,豪左先後悔就喊都無謂。
回覆刪除間唔中豪一次都無所謂,經常就唔好啦!
回覆刪除一樣米養百樣人, 唔同背景, 唔同的 景況 . 人其實好難有共鳴的. 有啲人玩得有啲人唔玩得. 有啲有錢人反以睇到錢斗咁大. 古語有話 仗義之徒多屠狗輩
回覆刪除我又細到大都是一個慳妹, 從未試過豪洗囉!
回覆刪除haha~我算唔算對你好呀?你記得x倍回贈比我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