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

真錢假幣


錢,沒有人嫌多。那怕銀紙有多「腥」,相信沒人會抗拒它,也會願意把它緊握在手心裡。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些金錢你想得到,偏偏卻又不希望接收,矛盾非常。


 


有錢也不願收?傻了嗎?


 


沒錯,要數最「骯髒」、最不願收下的金錢,腦海裡立即想到三個字:人民幣。


 


一直以來,人民幣給我的感覺,是一張張比用過的衛生紙還要皺的「紙」,以「梅菜」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再皺、再髒的,好歹也是有價值的貨幣,無奈地只能踮著手把它接住,然後找機會把它花費掉。幸好日常生活中不用使用人民幣,否則,一定「錢不落袋」,誓要把身上所有金錢花光,不留分文,以免把「細菌」帶回家!哈哈!


 


即使它不是皺而是直版簇新的,也不代表能安心地使用,因為又要面對另一問題:偽鈔。


 


偉大的祖國,無論是否想得到的東西,它也可以作假,更何況是擁有實際價值的鈔票?在市面上,充斥著真真假假的鈔票,真假難分,要魚目混珠,根本是比打噴嚏更容易的事。製作粗劣的偽鈔,一眼便知龍與鳳,可是,隨著「科技」及人民的頭腦不斷「進步」與「改良」,像真度越來越高,如非特別檢驗,根本難以找出破綻。收錢時匆匆忙忙,驗錢時扭盡六任,幾乎用上「看、聞、摸」作全方位驗證。手上拿著的鈔票,自問無法得知真假,直到對方驗證後,方知道自己當上了傻子,損失慘重,那時候,為時已晚。


 


當一個人拿著鈔票,不是滿心歡喜,而是擔驚受怕,怕髒、怕假,再開心的花費也變得不暢快,想用不敢用,要洗不敢洗。


 


然而,有趣的事,當我們對人民幣現鈔失去信心的同時,對它仍是趨之若騖──在戶口內玩「數字遊戲」,而不是使用現鈔。


 


人民幣不斷升值,匯率持續高企,人人也想從中分一杯羹。偏偏它又不是如其他貨幣般「自由通行」,每天以兩萬元為上限。任你有再多的資金,也是一視同仁,不多也不少,「人人兩萬」。要入貨嗎?要不,你便乖乖地每天轉換上限;要不,便要學會未雨綢繆,在未有需要時便先行兌換,時機一到,便可以立即「出撃」。


 


不過,即使它如何吸引,只要一想到那似真非假的鈔票,便已經失去了胃口。面對著這些不知真假的銀紙,最安全的,還是別碰為妙。他日即使「需要」它(咦,有誰不需要錢的?!?哈哈!),也只限於在紙上,看著它的數字來來往往好了。


 


原來,人民幣的最真面貌,並不在於那張有毛主席頭像的鈔票,而是在銀行的結存,只要鈔票一天還在銀行裡,那一定是真鈔,要是當它暴露於「人間」時,已分不清真偽了。


11 則留言:

  1. 所以你話佢幾時可以自由流動...

    回覆刪除
  2. 內地有太多假野啦,人民幣就是其中之一!

    回覆刪除
  3. 係呀係呀,我記得去o個o的兌換店係部驗錢機數完比你,到用時10張都有2張係假呀,然後朋友話2張假好好彩啦,十張十張都係假都有呀,因為o個個驗錢機都係假架嘛~~~
    真係好得人驚~

    回覆刪除
  4. 太多都是無用的. 夠用就好了. 真到假時, 假亦真. 宜家財富只是電腦中的電子 資料

    回覆刪除
  5. 每人的要求唔唔同的

    回覆刪除
  6. 大陸有乜嘢唔假嘅呢!佢哋諗得到嘅都可以做假。

    回覆刪除
  7. 人生只求適合, 適合的學校, 適合的朋友, 適合的婚姻.

    回覆刪除
  8. 自己囉, 呵呵

    回覆刪除
  9. 其實人人都係自己最適合自己的

    回覆刪除
  10. 彷照抄襲改進,國家才進步

    回覆刪除
  11. 算喇~令我諗起一個關於大陸的故事~
    話說有一個人要自殺,咁佢就去買毒藥,食咗之後就瞓喺張床度慢慢等死,過咗半日都冇事,咁嗰個人死唔去,咁又諗通咗一D嘢,又唔想死喇~咁就走咗去買d酒飲嚟慶祝唔駛死喇~
    點知,佢飲完酒之後,無幾耐就死咗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