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星期三

大開眼(耳)界

要學會外語,需時多久?三個月?一年?還是終生學習,長學長有?


 


要學會其他語言,最易學及第一句學會的說話會是什麼?是「早晨」?「你好嗎」?還是「多謝」?曾聽說過,要學一個語言,首要學會它的粗言穢語,至少在被罵時,也知道對方在咒罵自己而不會看著對方傻笑。我沒有作過研究或統計,不知道這話的真確性有多高,至少,我沒有親身當這試驗品。


 


或許我真的沒有什麼語言天份,要學會正規的詞彙、文法、語調、語法等等已不易,要是連這些非規範的也加進學習範疇內,自問沒這本事,倒不如乖乖地當一個好學生吧!


 


說起粗言穢語,令我回想起一個小小的經驗。從小到大(應該是到中學階段吧!),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粗言穢語,只知道它有一個別號,就是「三字經」,可是,在我的腦海及記憶內,根本對它「一無所知」,只知道自己從不會說、更不會聽。可能你會說我是在裝純潔、扮天真,然而,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還記得有一次,跟同學同坐在一輛公共小巴內,依稀記得司機跟其中一個乘客發生口角。兩個男人吵架,只有出口對罵而沒有出手打架,已是一項「奇蹟」,對罵之間夾雜著粗言穢語,更是家常便飯。當時的我,卻是毫無反應,繼續自個兒看著街外的風景。事後,同學們熱烈地討論剛才發生的事,我卻仍是懵然不知。經過同學們的解說,方知道剛才「粗口滿場飛」,你說我是否後知後覺?(或許是因為自己耳朵有著一個不一樣的機制,會自動過濾「不必要」的說話,只會聽重點吧!哈哈!)


 


我不會刻意地聽別人說髒話,但自那一次後,心中便開始對「髒話」有一個基本概念,知道有些人在發怒、發飆、「發爛渣」時便會出動這些「助語詞」。直到現在,「自動調節髒話機制」仍在運行中,但凡不合心意的話,便會自動過濾,盡力為耳朵帶來一點清淨。不過,偶然也會被污染,聽起來特別礙耳。


 


現代青年有多「醒目聰穎」,相信不少人也「領教」過,但恕我孤陋寡聞,要是未能親身耳聞目睹的話,「說服力」仍是不足。想不到,終於「有幸」給我親眼()見識。站在眼前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男孩(正確來說,是一個還未發育的小孩),身高比我矮一截,相信他還未上中學,但他的言行舉止卻像極一個老練的男人,「出口成文」,開腔便是一口流利的髒話,令人側目,我當然盡力抑制自己那幾乎已掉到地上的下巴,裝作若無其事(深怕翌日的新聞頭條會變成「十歲小童在地鐵內跟一名《眼超超》女士大打出手」),直到對方離開車廂,才敢吁一口氣。


 


小孩子的模仿及吸收能力,的確比預期中更厲害,看到此情此景,只能搖頭輕嘆。要是這些人細鬼大的小伙子,能把心思放在別處上,相信成就一定非同凡響!這更加突顯出,周遭的環境、以及家庭和朋輩間的相處,對一個小孩/年青人的成長有著多麼大的影響!


 


要學會外語,可能需要三個月,但要一個小朋友學壞,三秒也嫌多!


 


聽「麻甩大漢」說髒話已令我渾身不自在,想不到,要是出自一個乳臭未乾的小伙子口中,更加難聽呢!

5 則留言:

  1. 我記得我表哥屋企細個湊個幾歲大的小朋友,佢教個細路講粗口,個細路唔知係咩意思猛講...有次同我地飲茶我地叫佢示範講,佢仲鬼咁大聲講搞到全場聽到,見我地笑到收唔到聲佢騎騎笑仲再大聲D repeat...

    回覆刪除
  2. 壞係人的天性, 所以學好是唔易的.

    回覆刪除
  3. 迷女一定有很多人讚賞的了.

    回覆刪除
  4. 所以身教從來都最重要,小朋友耳濡目染下學會了許多,若果「出口成文」就嚇死人啦!

    回覆刪除
  5. 哈哈~你唔好見人生得矮就當人小學生喇~可能已經幾廿歲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