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世上最孤寂的,一定屬於每日跟我們如影隨形的影子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誰會低著頭留意著自己的影子?我們還不是繼續著眼於目前的活動、欣賞不同的景色與影像?被忽略的影子,只有默默地跟隨在後,直到陽光消失,它便跟著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
誰說影子只是屬於白天?當夜幕低垂,本應不屬於黑夜的影子,透過街上的燈光,在它的照射下,得以重生。它從沒想過離開主人,只是繼續在背後默默地作出支持。然而,夜生活越夜越精彩,影子更加得不到別人的理會、得不到任何人的青睞。你(我)有你(我)的夜夜笙歌,影子仍是對主人不離不棄。
小時候,你有試過跟影子玩遊戲嗎?看著地上的倒影,覺得它很有趣,它永遠跟自己保持著一段距離,既不能接近,也不能把它摒除。你踏著我的影子,不甘被「踏」,我又向前走一大步,踏回你的影子,就這樣,在街上追追趕趕,無無聊聊地又可以玩上一陣子。
影子,明明跟自己很相似,卻又充滿神秘感。即使你的面部表情有多豐富,它仍是以同一形態出現,分別只是它會因照射角度而令影子拉長縮短、變胖變瘦而已。
我們在何時才會在意影子的存在?
就是在夜深人靜、在街上獨行的時候。要是街上人迹罕至,警覺性更會加倍提高。既然沒有家人朋友同行,跟自己最貼近的,便是寂寞的影子了。它的出現,不但使人在寂靜中減少一點孤單感,最重要的是,它還可以當上自己的「貼身保鏢」。一人一影子,最正常不過嘛!然而,要是在微黃的燈影下,出現了雙重影像,「一個人、兩個影」,不是很嚇人嗎?是否有人尾隨其後?還是對方只不是一個跟自己一樣趕路的途人?是自己警覺性太高、疑心太重?還是自己杞人憂天而已?
即使心存懷疑,但卻不能隨便轉頭「查看」,假若這只不過是自己過份敏感,壞著心眼把好人當作壞人看待,豈不是令對方尷尬不已?為著安全起見,還是別理會對方是誰,先加快腳步、急步向前走,「走為上策」。急步走了一會,再定下心神,再低頭一看,為何仍是有兩個影子在自己腳下?原來,這只不過是因為街燈的重複照射,才會產生影子重疊的誤會!
影子雖然是跟自己最接近的「密友」,可是它卻並非最可信的「密友」。然而,話說回來,即使它偶然令自己虛驚一場,總比危險在前(或後)而茫然不知,這不是更危險嗎?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回覆刪除有光先有影, 所以係三人行.
回覆刪除我諗起王菲隻背影。
回覆刪除一個人在街上獨行時,難免會有點過份的憂慮,會疑心生暗鬼呢!
回覆刪除哈哈~有光先有影……令我諗起D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