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是建基於時鐘及日曆上。要是沒有日曆、沒有時鐘,我們還可以如現在般過活得消遙自在嗎?
要避開跟時鐘、日曆的生活,談何容易?
早上醒來,打開電視,播放著「香港早晨」,即使沒有看到屏幕上的小小跳字鐘,也可知道大概的時間;
手上不帶上手錶,但只要一看手提電話,同樣可知道時間;
再不然,站在天星碼頭,不難聽到定期的報時鐘聲;
時鐘幫助我們知道準確時間,日曆令我們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然而,即使手錶在手、日曆在眼前,偶爾也會有迷茫的一刻。你曾否試過當自己身體疲憊不堪時,閉起雙眼,一心只是閉目養神、小休一會,卻偏偏在這短暫的一瞬間送入夢鄉,忽然驚醒時,看看時鐘,一時「回不了神」,把時間倒轉是等閒事,以為自己還要趕著上班、上課?但事實上卻早已下班、安在家中休息,一切也只不過是自我驚嚇而已。
除了有機會對時間產生模糊的感覺外,對「日子」的概念也是一樣。要是沒有「死線」、限期的出現,昨天今天明天的分別其實並不明顯。要是你問我,今天是幾月幾日,或許我未能立即作出回應,說不定還要定眼盯著牆上/桌上的月曆,再加上數秒鐘的「思考」,才能把正確日子說出來。
在生活上,時鐘跟日曆,是兩樣不可缺少的用品,否則便會為自己帶來很多不便。忽發奇想,我可以暫時放下這兩樣東西而同時不影響日常生活嗎?某程度上,我相信自己(在短期內)能做到,因為我不是一個時刻也要看時鐘、看日子而生活的人,即使把這兩樣物品拿走,相信對我的影響也不大,大不了是人會變得更糊塗,就此而已:
早上依靠生理時鐘把自己「喚醒」(寒冬時可能會難一點);
要吃早午晚餐的話,除了「憑感覺」外,還可以從觀察環境及其他人,從中知道自己何時需要把肚子填飽;
當自己感覺到累時,便上床就寢,呼呼入睡;
原來,一切也得靠感覺與觀察才能成事。
不過,感覺再準確,偶然也會有失準的時刻。為了安全起見,這實驗還是留待在沒事忙的一天才進行,否則,因誤點而錯過上班、下班、甚至聚會時間,後果便不堪設想了。(假使自己是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的話,最好避免不要作這大膽的嘗試了。)
習慣成自然, 以前都是日出以作啦. 無鐘都一樣. 文明其實都有好多無謂嘢的.
回覆刪除沒了時間日子就不用記得自己幾多歲了
回覆刪除如果可以忘記時間,我想日日都係星期日!
回覆刪除搵日無乜特別事試試都好喎!
回覆刪除我細個成日都唔帶表出街,又係咁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