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還未斷奶的準業主

置業,是很多人畢生的夢想及目標,畢竟,於中國人而言,「安居樂業」佔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先解決住屋問題,才能安心繼續為其他事拼搏。有一個容身之所,「有瓦遮頭」,是每個市民的基本需要,倒不成要露宿街頭、以天橋底為家吧(加上,廿一世紀的天橋底,已再難給人「躺」下來了)


 


從來,置業都不是一件易事,它亦可以算是人生中最大的project之一,除非這個人是含著銀匙出生、家財萬貫、不愁生計,否則,要置業,還是得靠努力得來的儲蓄才行(或是更好運的,天降橫財!)。正因為物業得來不易,自身要先作好準備,當時機一到,便不會錯過置業的機會了。


 


樓價,自出娘胎以來,也沒有便宜過。縱然如此,當時的人還是為求達到置業目標而咬緊牙關、努力不懈,逐分錢儲下來。以置業為奮鬥目標,是努力上進的原動力。從小到大,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天成為業主,當然,為了達成目標,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存錢是少不了。總覺得,這是自己的人生,要為自己打造一個平坦安樂的人生,只能靠自己雙手而不能依靠別人。


 


時至今日,樓價不停飊升,不少人慨嘆,難以單靠個人儲蓄來達成置業夢,只好向父母、家人求助。不少年輕人(如剛畢業、或出來做事數年的年青人),光說樓價貴、儲一世錢也儲不了首期,但捫心自問,他們又是否真的努力奮鬥過?還是一邊吃喝玩樂、繼續高消費,一邊卻說存不了錢?


 


生活從來不易,薪金只有嫌少不嫌多,縱然儲錢幅度遠追不上樓價急升的速度,但也得盡力而為。當然,這並不是指為了儲蓄而全然犧牲自己的正常生活,而是適當地作出平衡,這就是生活的智慧、存錢的藝術。


 


要達成目標,既不能坐以待斃,更切忌不切實際,凡事皆要循序漸進而不能一步登天(沒錯,在年輕時定下目標,令自己有上進的動力,是值得鼓勵,但所定立的目標,也得要貼近實際情況才行。以自己為例,縱然自己自小已有此想法,卻從不妄想自己能在廿歲時便可完夢!即使只能在三十、甚至四十歲後才能成真,一點也不遲!)。以一名剛畢業(或只工作三數年)的年輕人來算,怎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為業主(我倒希望知道如何能廿歲畢業,在廿四歲時便能成為業主)?不先行裝備自己,只懂怨天尤人,置業,當然是變成一件異想天開的事啊!從來,置業都是一件持久戰,在還未有充分準備(包括身心上的準備)、條件不足下,即使零首期,單是每月的供款,又是否有足夠能力支付?


 


父母擔心子女的未來、擔心他們無法負擔高昂的樓價是可以理解的,在財政上作出一點協助,也是無可厚非(但這應該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作為子女,也不可把父母出手幫助看作成理所當然之事。首期「可以」父母先行墊支,但作為子女,也當為「業主」一職而付上一定的責任,置業機會在前,卻連遞交申請書也要父母代勞,究竟是否真的想置業(畢竟是業主啊,豈能只行使權利而沒有義務?)?還是只是父母一廂情願的為子女「鋪路」?已是廿多歲(甚至三十多歲)的成年人,還要年紀老邁的雙親大費周章、四出奔波,於心何忍?


 


連申請也不親力親為,真難想像,要是他日真的成為業主後,他們又是否真的能履行業主的權責?要是償還貸款出現問題,難道又是轉身向雙親求助,要他們揹起自己的包袱嗎?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