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

別以環保作藉口



環保,是近年最熱門的題目。環保意識,更逐漸提升,實在值得鼓舞。我不敢以「環保先鋒」相稱,自問只是在能力範圍內,為身處的地球略盡一點小綿力,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不難發現,有些人(或商戶或公司),以環保為藉口,實際卻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例如減省成本、推高利潤)而推行所謂的環保行動,便有泛濫之嫌了。


 


凡事適可而止,要是矯枉過正,因環保而影響日常生活,並不是大家所期望看到的。要是說用電會影響環境,難道我們從此不用與電有關的用品,甚至,以洋燭來照明嗎?總覺得,只要不是過份地虛耗資源,適度地使用,令資源用得其所,便對得起「地球先生」了。


 


有人說,新年的紅封包不環保,難道就要把這傳統取消嗎?又例如,在聖誕新年生日等喜慶日子裡送禮不環保,以花紙包裝不環保,倒不成,真的以報紙當包裝,甚至不包裝(當然,能以其他方法代替)?那麼,送禮物已再沒有神秘感,拆禮物也沒有任何興奮可言了。要是紙張是因砍伐樹木而得來,難道我們要全面取消印刷書本嗎?電子書雖有其好處,卻不能完全取締傳統書本啊!


 


以聖誕咭為例,近年不少人也提倡以電子賀卡來代替,既方便,也能避免浪費紙張、破壞環境。的確,使用不必要的紙張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然而,這卻並不代表使用紙張便是罪惡之首。在日常生活中,紙張仍是有其存在價值,只要用得其所、用得適宜,用紙並不是絕對的不環保。在普世歡騰的聖誕節裡,以聖誕咭來問候關心親朋好友,是無可厚非。為親戚好友送上一張親手寫的聖誕咭,看到充滿人情味的字句,倍感窩心。換上是電子賀卡,雖然它方便快捷無污染,可是,它畢竟只是一堆以電子堆砌出來的產品,圖案再有趣可愛,字形卻大同小異,從字裡行間難以感受到送贈者的心思(回想一下,手寫字體人人不同,見字如見人,跟電腦中的細明體、Times New Roman等「字」是完全無法相比)。加上,電子賀卡可以因不小心刪除、伺服器失靈、網站被關掉、有時間限制而無法讀取,相反,傳統聖誕咭,只要保存得宜的話,無論在何時何地也可以拿出來回味。捫心自問,當自己期望收到一封由遠方寄來的信(或賀卡),內心是多麼的喜悅啊!


 


另一例子,是銀行的月結單。銀行為了環保而減少用紙,絕對值得提倡及鼓勵;為了節省成本而減少支出,也是情有可原。這些年來,不少銀行以環保為名,提出以電子賬單來代替寄出傳統紙張的月結單,卻為年長一輩(或一些不是經常接觸電腦的人)帶來不便。多一個選擇,為人帶來方便,是值得鼓勵,要是硬性規定(例如,如要繼續接收傳統月結單的話,便要收取費用),客戶變相沒有選擇的餘地。最弔詭的是,銀行一方面說為了推行環保而中止寄出月結單,另一邊廂,卻為了招攬更多的生意額而寄出各式各樣的宣傳單張,製造更多不必要的廢紙。對大部份人而言,戶口的每月紀錄是必須要知道的資料,更會好好保存,相反,那些無關痛癢的宣傳單張,說不定是連看也不看便被掉進廢紙回收箱裡去,此消彼長,因而顧此失彼,未能完全達到環保的目的(當然,在商言商,以漁翁撒網形式寄出宣傳品,只要「萬中有一」,有人使用該產品的話,便能連本帶利歸本了,哪用每月寄出不賺錢的月結單?)


 


再另一例子,膠袋的使用率。平心而論,經過多年來的教育及宣傳,大部份人也開始明白膠袋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性有多大,因此,自備購物袋的市民越來越多,實在可喜可賀。然而,這並不代表膠袋能全部被取締。試想想,當你到市場買魚買肉時,難道回到從前,以「咸水草」紮起來嗎?


 


的確,環保是有需要推行,但只要出發點不是浪費,能適當地運用既有的資源,某些看似是不環保的東西,仍是有其可取之處。只要能做到reduce(減少)reuse(再用)recycle(循環再造),便已是為環保出了一分力。

2 則留言:

  1. 係呢方面,我永遠係阿伯,超唔接受電子賬單。

    回覆刪除
  2. 環保呢d……出心盡做喇!
    有d真係做唔到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