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卻略嫌沉悶。有些人,喜歡輕鬆做人,故會加入各式各樣的幽默元素,增添不少歡樂氣氛。要幽默,難免帶點誇張成份,要是過份誇大,令本是善意的幽默,變成口不擇言,聽得人心裡不舒服。
言詞刻薄,未必是出於惡意。要是「刻」得有理,自會贏得掌聲,令人拍案叫絕。
有些人,經常口沒遮攔,想到什麼便說什麼(俗語說,腦筋轉得比嘴巴慢),沒有細想後果便衝口而出,結果以言詞得失別人,但卻不代表這人是壞心腸。另一方面,卻有一些人惡意地挖苦他人,看到對方無力招架便沾沾自喜。有些更喜歡施以言語陷阱,令對方跌入兩難局面、進退兩難。
近年(甚至近月),某些沒質素的娛樂記者在訪問中咄咄逼人,目的是為求追尋真相,還是只為譁眾取寵,增加觀眾?
例如,某藝人體形漸見圓潤、穿著鬆身衣服,被追問是否有喜。要是當事人矢口否認,記者們「聰明地」推算她是因胎兒未滿三月,怕胎兒「小器」才不敢承認。日後,當藝人腹部隆起,然後坦承身懷六甲,記者們不但自誇自己早有先見之明,且能說藝人張開眼說謊云云。要是藝人毫不避諱,打破傳統,坦承自己剛有身孕,卻又被追問「難道不怕胎兒小器嗎?」等問題,真有點兒「神又係你,鬼又係你」的感覺。既然記者們心中早已有既定的立場及答案,被訪者無論如實作答,還是不置可否,答案也會有「犯駁」的地方,報導更可能把原意扭曲。
某昔日紅星,自婚後便慢慢淡出影壇,不用再為拍戲而日夜顛倒,終能一嘗養尊處優的優哉游哉的生活。每當她出席公開場合,總有記者詢問她會否復出,她總是以笑相待。作為觀眾,未能在大屏幕上再次看到她的演出,固然可惜。然而,這刻,至少在眾多觀眾心裡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試想想,要是她真的為興趣而復出、客串演出的話,假使她的表現並不突出,反而引來更多的閒言閒語,豈不是自討沒趣?
又,另一某某息影女星,自婚後便專心相夫教子,多年來未有因「戲癮」而復出。同樣地,不少記者追問她會否復出,她仍是不為所動。直到近日,她終於在「徇眾要求」下,答應客串演出。與此同時,某些報導卻指出,女星復出皆因夫家陷入經濟困境,需要她復出籌錢救家。這不是很自相矛盾嗎?聳恿對方復出是一人,及後,在未有真實證據下,為對方胡扯一個復出藉口的,又是出自同一班人的口,對對方及其家人造成傷害,實在是損人不利己。
當然,我知道,亦更明白,某程度上,娛樂是需要一點點的譁眾取寵來爭取焦點,但觀眾需要的,是真正的娛樂,而不是「愚」樂。言詞尖酸刻薄,弄虛作假,「得啖笑」便算,何必太認真?可是,尖酸之餘,還是留一點口德,否則,未能娛己娛人之餘,那些所謂的尖銳的問題,只會更突顯出提問者是何等的愚昧及無知。
呢d新聞, 有時睇到標題都已經知下文想作咩了
回覆刪除娛樂news還是看看就好了......
回覆刪除針係無兩頭利的. 什麽都有盡時. 最好的過時了都會變成最壞的. 未成明時怕唔見報. 成明後又怕見報
回覆刪除D娛樂新聞同TBB嗰D電視劇一樣,你睇標題都知道結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