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

奄列。。。蛋

一隻簡單的雞蛋,可以做出不同的菜式或款式:煎蛋、炒蛋、太陽蛋(荷包蛋)、碎蛋、蒸蛋、燉蛋等等。同一隻雞蛋,在同一個火爐上,只要稍加一點變化,便可做出不同質感的食物。


 


在早上,雞蛋成了早餐的主要材料,單憑著它千變萬化的做法,令每一個早餐變得不平凡。一日之計在於晨,享用一個既簡單卻又不失營養的早餐,做起事來也更得心應手。相反,在晚上,雞蛋的吃法,大多數是蒸(水蛋)或是炒蛋。


 


提起奄列二字,頓時會想到餐廳內的A/B/C早餐當中的一款。微微煎熟的蛋角內,放入火腿絲,再對摺成蛋餅,要是當中還有點點的蛋汁,乾中帶點濕潤,更考技術。


 


奄列最常出現在早上,在下午茶餐裡,也不難發現「它」的蹤影,然而,這美食偏偏很少出現在晚餐的餐牌上。在晚餐時點選奄列會不會很奇怪?雖是少見,但食物本身是中性的,沒有早、午、晚之分,只是我們一向習慣了在某時段吃著某些食物吧!


 


不知道是否在「不適當」的時候點選「不適當」的食物,還是自己說得不清不楚,抑或是食店內的人根本不知道「奄列」是什麼?當說罷了這二字後,兩人竟然四目交投,啞口無言!


 


以下是當中的細節:


(甲)


(店員)


(乙)


(丙)


 


:(指著餐牌內的煎蛋、炒蛋)請問有沒有奄列?



:(重覆問)請問有沒有奄列?


什麼?


奄列‧‧‧蛋呀!


奄‧‧‧列‧‧‧(企圖用不同語氣說著)


:不要玩我啦!


奄列‧‧‧有沒有奄列‧‧‧‧蛋?


Omelette‧‧‧(本能地想說英文,可是卻在最後關頭把說話吞回肚子裡)


:‧‧‧‧


//:‧‧‧算‧‧‧罷。


 


 


最後,奄列當然沒有出現。


 


 


滿以為只是某店員聽不懂(看來她是對普通話比較流利),找來另一位店員,得出的結果仍是一樣,只能說,1)自己說話不清楚,2)錯誤地選了一個不當的食物,3)未能當機立斷,立即用普通話把地道的「奄列」翻譯成普通話。


 


看來,我要好好重新學習廣東話、英語,以及普通話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