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只求寧靜的一刻

不論你晚上是否熟睡,造了美夢也好,造了噩夢也好,還是過了一個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的失眠夜,也算是休息過。早上醒來,也許仍是睡眼惺忪,或許已經變得精神百倍,準備迎接新一天的來臨。經過一個寧靜、漆黑的晚上,整個人也處於放鬆的狀態,耳朵已長時間處於幽靜、沒噪音的環境下,那怕只是一隻小蚊子飛過,那拍著雙翼的聲響,也能構成噪音,為人們帶來滋擾。


 


不願醒來的早晨,卻要強睜著半開合的眼皮離開床鋪,為了維持那「僅存」的寧靜,有時寧願連收音機、電視也不開啟。有時卻為了收看晨早的新聞提要,也會開收音機或電視,然而,當中的聲浪卻是調教得最小的。音量縱使再小,聽在那還未熱身的耳朵裡,已經是足夠有餘,聽得一清二楚。


 


在上班途中,很多人也不會浪費時間,爭取每刻光陰,一登上車,找到好位置後,便會合上雙眼,小睡一會,繼續那未完的夢。即使選擇不小睡,也會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沿途的小風光。


 


可惜,這片刻的寧靜,也並非必然。須知道,寧靜不是一個人便可以造就出來,同時也要身旁的人一起通力合作,才能製造出一個恬靜的環境。萬一遇上一個在旁大聲喧嘩的乘客不停地傾講電話,或是某某跟他的家人朋友在高聲談論家事、時事、天下事,同樣也會為車廂內的乘客帶來不必要的滋擾。


 


即使整個車廂內的乘客十分合作,要是車廂內的電視「不合作」,也會破壞這晨早的寧靜。巴士車廂內的電視,本應是為乘客提供一些資訊,在沉悶的車程中帶來一點的資訊與娛樂。然而,這電視與家庭電視不同之處,是既不能轉換頻道,也不能更改音量。要是遇上有趣的節目,即使只是「有畫沒聲」也不是問題,同樣能吸引乘客的目光。可是,當情況倒轉過來,卻令人頭痛煩擾不已。


 


不想看的節目,可以別過臉來,轉而看著車外的風景(發呆也好),或是閉上雙眼,不聽不聞。我們還可以自行控制著眼皮選擇看與不看,可惜,耳朵卻不像眼睛般,可以自行開關。要是聲浪不是太大,可以乾脆拿出隨身聽或收音機,以另一種聲音把不想聽的掩蓋著。然而,萬一遇上不識趣的司機,在旭日初昇時便把車廂內電視的聲響調教到頂點,無論在車廂內任何角落也能聽得一清二楚,無處可逃,連隨身聽或收音機已再不能發揮作用的時候,便成了一個令人厭惡的時刻。


 


即使電視傳來天籟之音,要是把當中的聲浪誇大數十倍的話,也只會變成令人煩躁不安的噪音。劃破揚聲器的音訊、震耳欲聾的節目,令人立即想離開車廂,甚至有「跳車」的意圖!可惜因正在上班途中,時間變得十分寶貴,「分秒必爭」,才被迫於留在車廂內與「煩音」共處。


 


被「煩音」折磨到最嚴重的程度,足以令一個本是精神爽利的人變得頭痛欲裂、眉頭繃緊,即使離開了車廂後,還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錯誤地坐上了一輛「煩車」,一天的心情頓時被破壞得體無完膚,整天也好像事事未能稱心如意,要用上多倍的時間,才能忘記在一天之始的納悶。


 


寧靜的時光,原非必然,特別是清晨,更是珍貴。一想到這裡,便覺得鴉雀無聲的時刻,是多麼的可愛與難得。

10 則留言:

  1. Little Miss Sunshine2009年10月7日 上午6:24

    香港地, 寧靜係好昂貴架

    回覆刪除
  2. 香港要向日本學習,他們的國民上公車會自動自覺將手機轉成震機,只傳短訊,而電視也是無聲的,車廂寧靜!

    回覆刪除
  3. 對, 有時0係車真係好煩, 不得不帶上 IPOD 耳機...

    回覆刪除
  4. 我平常不易睡著, 所以慣了~

    回覆刪除
  5. 要在公共場所有寧靜的環境很難,即使在圖書館,也不可能。但要是在一個你能控制的地方來說便不難。我一個人住,到晚上多是很寧靜,我喜歡連一點光也沒有,這樣一個環境可以靜靜的思考一下,但偶爾也會聽到深夜中的汽車行駛聲呢!

    回覆刪除
  6. 近來都少左坐巴士, 不過我坐巴士都好少可會瞓

    回覆刪除
  7. 是呀,看零晨多靜

    回覆刪除
  8. 好彩我行路返工

    回覆刪除
  9. 我唔會理架。因為係度發緊夢。

    回覆刪除
  10. 揀個遠喇叭嘅位坐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