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變黑臉,易如反掌;要我親切地笑,也不是太難;然而,要我在霎時間「變臉」,在兩者之間遊走,卻是一個大考驗。
在茶水間遇上不同的同事,有同組的、有另外部門的、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有面善的、有陌生的、也有討厭的‧‧‧什麼人也有,面對著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表情也是人之常情。對著熟悉的人,一個眼神、一個口型,一切無聲勝有聲;遇上不太熟絡的,卻又是天天見面,總不能對他們視而不見,便會以點頭、微笑相待。
一向不太主動的我,近年也開始「破冰」,主動跟人家打招呼,不是要打好什麼關係(人際關係一欄,對我而言,從來也是最難合格的一環),而只不過是單純的認為,周圍環境和諧一點,自己心情好一點,做起事來,也更能稱心如意一點。
說也奇怪,有些同事,常在茶水間碰到面,也會寒暄幾句,可是我卻不知道對方的名字(相反,對方應該知道我是誰)。因著已過了一段日子,總不能在這時候才突兀地問著對方姓什名誰,因此,每次碰面,也盡量不提及對方的名字(希望對方不會覺得我是沒禮貌吧),另一邊廂,卻用盡方法去打聽對方的名字,他日即使要跟對方在工作上有接觸,也不致於出醜於人前。
另一次冒昧搭訕的經驗,也是發生於茶水間內。話說,經常在盥洗盆附近看到一隻頗有趣的杯子,想了解這杯子多一點,當然要找物件的主人,暗暗觀察,才得知杯子的主人屬誰。然而,即使知道她是誰,卻因著全不認識對方而未敢上前詢問。多次跟她擦身而過,卻未能如願把心中的提問說出來,心癢癢似的。終於,在已過了不知多久以後的「某一天」,我終於按捺不住,不知在那裡找來的勇氣(對,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我也需要「勇氣」,可見我真是膽小如鼠呢!),竟然走上前去「膽粗粗」的跟對方閒聊起來。對方是一個很友善的人,沒有被我無謂的搭訕而被嚇倒。這次破冰的搭訕,令我從此增添多一名點頭之交。(當然,對方的名字,我仍是不知道的,哈哈!)
這邊廂,高高興興地跟別人閒聊著,那邊廂,卻被人淋了一頭冷水。遇上另一位同事,本能反應跟對方點頭微笑示好,可是對方卻視而不見,木無表情的離開,心中不是味兒。我也試過在無心的情況下,別人跟我打招呼,而我卻陰錯陽差下沒有給予對方反應,深怕對方把我認定為高傲、沒禮貌,整天也忐忑不安,一直在想著有什麼補救辦法,冒必要在下一次「相遇」時跟對方打招呼,以洗脫「黑臉」、沒禮貌之嫌。一心以為那次同事的視而不見,只不過是跟自己早前的經驗一樣,因此不以為然。然而,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冷淡反應,令我覺得,自己的「熱情」是多餘的。
當你每次熱情的對待對方,最後只換來冷漠的嘴臉,再有毅力、情緒智商再高的人,也會開始感到一絲失望與失落,更何況,那是一個容易被打沉的我?心中不是味兒之餘,也在反省著,是否值得繼續這樣單方面「打招呼」下去?
要我在瞬間「變臉」,這刻笑容可掬,下一刻卻立即板著臉?看來是比較難做到了。
待人如對著一面鏡子,別人的反應,很容易影響自己的情緒。要是對方是帶著歡笑的心情,當然不介意被影響著,然而,要是因著對方沒表情的嘴臉而影響自己之後的心情,不是更糟、更不值?
雖然明知不能利用自己來影響他人,但卻可選擇不被他人所影響。我也不妄想能以自已的笑容來感染他人,但我仍會選擇跟對方示好──除非有一天,對方作了一些令我難堪的舉動,明言或作出惡意的說話,便會從此中止這天真的行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