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在上,作為下屬,要是希望自己能步步高升的話,除了靠自己個人努力外,還得看閣下是否老闆心目中的「愛將」。要是上司沒有留意到,或是得不到上司器重的話,工作能力再出色,也是徒然。沒有他(她)扶自己一把,沒有他(她)美言幾句或是從中推薦的話,要向上爬,難度分直逼「十分」。不得不承認,先要成為他(她)心中的最佳人選,方為「上策」。
君不見一些本是無得且無能的人,不但能繼續在公司內立足,而且還能扶搖直上?但有些有實力,卻因未能得到上司的垂青,往往只能繼續原地踏步,「得個做字」。論功行賞?對不起,這四個字永遠跟自己保持著一個「觸不到的距離」。想把這「距離」收窄,要麼便努力「洗底」,幹一番大作為,令老闆對自己徹底改觀;要麼便乖乖地「安守本份」,繼續當一個「不上不下」的下屬;要是接受不了或是改變不來,終極便是離開此地、另謀高就。
一般而言,要是為人不是太過份、老闆不是太差的話(即是所謂的「完美」世界下),只要表現良好,加上機會到來,要升職加薪,只不過是機遇問題。從來沒有一間公司會保證「先到先得」,意即「先入職、先升職」,但在一般的情況下,大家也會有這「期望」,只因大家都認為,先入職的,經驗多是豐富一點,懂得處理的事也比新入職的為多(當然也有例外之士!),因此,才會產生「排凳仔等上位」的觀念。然而,要是那人做事真的十分出色、幹勁十足的話,縱然是初入職,能跨越「前輩」,絕對不是天方夜譚之事。
明知自己是上司的「副手」,當上司不在位時(告假或忙著其他事務),自己便暫代對方的職務,即使沒有對方十足的能力,至少,也可以暫替對方的職務一會兒。當時機一到(例如職位有空缺或是上司離職),作為「第二把交椅」,順理成章地坐上那位置,也不為過,相對上,升職的機會應該比其他人為高。然而,never say never,凡事也別太「大安旨意」,一切也有「例外」。要是基於架構問題而「空降」其他人代替其位,只能說是「時不與我」;要是因為個人能力問題而另謀人才,自己的顏面何存?除了證明別人的能力比自己高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證明了自己確是力有不逮,未能掌管更高更大的職務。這時候,懶理他人的目光,繼續「做好這份工」,留在公司裡苟延殘喘,繼續當別人的副手?還是「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瀟灑地離開,另覓一個更佳更適合自己的生存之地?
的確,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
在社會上不難發現一些才幹欠奉卻能位高權重的人,只要他們沒有犯上什麼差錯,加上,上司及自己也沒太大「要求」,繼續「hea做」,擺出一副「你能奈我何麼」的姿態,縱使周邊的人怨聲載道,也的確無話可說。然而,當職權上開始「動盪」,這些看似揮不掉的「人才」,地位岌岌可危,情況忽然嚴峻起來。不論是選擇留下還是離開,到最後,可能已不由自己選擇了。
同無能上司做落去都無癮啦
回覆刪除苦活不如好死, 那空間只會比死難受的.
回覆刪除上司唔掂做細嘅真喺好慘啊!
回覆刪除跟住個無能上司都幾難頂!
回覆刪除妳咁驚青, 我睇妳忍多啲啦, 嘻嘻
回覆刪除無法喇~同香港政府宗旨一樣:用人唯親同埋親疏有別架嘛!
回覆刪除最怕呢D忐忑的日子,有時係你老板睇好你,grade management唔鍾意你,咁就無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