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電影《賭神》中的高進,有一個從不拍照的習慣嗎?那時候,覺得他很有性格、很特別,哪有一個人可以從沒拍過照(或多或少也會有數張吧?),即使被攝入鏡頭,也只得一個背影?
電影橋段或許誇張了一點,然而,在某程度上,卻又反映著現實。
相機,的確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能把生活上的點滴一一以圖像記錄下來,時間雖無情地流逝,但相片卻能把瞬間的影像留住,留待日後細心回味。對鏡頭敏感,可以有兩方面,一是超級喜歡拍照而追著鏡頭走,一是極度討厭而處處逃避鏡頭。
已忘記了自己何時喜歡拍照,以及何時不喜歡拍照。小孩子,什麼也不懂,每次拍照當然是笑哈哈、真情流露的模樣。可是,在小學後期,不知為何,對鏡頭越來越敏感,只要高舉相機,任憑上一秒是如何輕鬆、哈哈笑,在按下快門的一剎那,面容立即僵住,感覺上好像在不情願下拍照似的,相片質素,自然不會好。往後的日子,加上踏入青春期,「尷尬期」一發不可收拾,感覺自己不大也不小,自我形象不高,更不希望自己那怪怪的面容被「記錄」下來,因此,有一段時間是極度不喜歡拍照。可想而知,在中學階段的相片,可說是少之又少。回想起來,也有點後悔呢!及後,情況也未為改善,對拍照還是有點猶疑,偶爾也會推卻,不想自己被攝入鏡頭內。
直到某一天,終究明白,樣貌是天生,除非整容,否則,樣貌永遠陪伴著自己,即使不拍照,在家中照鏡子同樣看到自己的容貌,為何不抱著開放態度面對自己?哪有一個苦著臉的人會好看?只有燦爛地笑,才能把醜陋的部分遮掩著。想通了,從此便不再害怕鏡頭,重新跟鏡頭為友,看到相機,自會咧嘴而笑(我寧願被說是裝模作樣,也不想自己在被不為意的情況下偷拍,樣子定必醜陋古怪一萬倍!)。
要是可以從來一次的話,我希望自己能好好享受拍照的過程。雖然未必每個階段也是值得回味,甚至是不堪回首,但這也是屬於自己人生的一部分!那怕是再醜再胖再不堪入目,我也希望把那一刻留住!
先別說我「諗多咗」,的確,腦海裡曾有一刻想過:要是當某一天,自己離開這世界時,沒能力帶走任何東西,但同時,卻無法為自己留下一些東西,例如,相片,不是一件令自己遺憾的事嗎(我知我知,我已在心中呼喊了數次「啋、啋、啋」了)?要是我從頭到尾都抗拒拍照的話,翻箱倒篋也找不出一幀像樣的相片,想起也覺難受啊!
我沒有標緻的面孔,不會妄想自己能拍得一張驚為天人的絕色「靚相」。同時,害怕為別人帶來麻煩,更不會主動要別人為自己拍照。拍照,還是講求「緣份」,有人出手相助當然求之不得,要是沒有的話,自備腳架「自拍」好了(別誤會,不是那種「chok」著的「自拍」)。
即使現在相機在手,鏡頭下的自己,還是屬於少部分。從不介意自己是否相中主角之一(很多愛攝影之人也是這樣有型,只會拍人而不喜歡被人拍,哈哈),但是,一想到,他日可能沒有一張相能代表自己的話,或多或少也是一件令人感慨的事啊!為求有相可用,從今以後,希望盡可能多拍一點自己的生活照,而不是只拍一些不著邊際的背影照(甚至死物)。
既然有這樣的相法,從今天起就要替自己拍多些照片囉!
回覆刪除仲要放多d上「面書」XDXD
回覆刪除For the last 2.5 years, 99% of my pictures are Cole... Cole and Cole! I barely have any. :-p
回覆刪除不如放張密照上blog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