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瓶頸」或是「見頂」

前途,是光明還是黯淡,跟能力、際遇、運氣有著莫大的關係。就連一個特區之首,當年也曾為自己的前途而擔心過(先別懷疑他所說的話的真確性有多高,就簡單地相信他是十年內未有升職),多年來工作停滯不前,向上走不動,又不甘向下走,內心不禁反問自己,所處的職位,是否已『見頂』?還有向上爬的能力嗎?要狠心離開,另謀高就?還是忍耐過後會見明天?


 


相信大部分打工仔也曾在工作上感到迷茫,去或留,成了最難解決的難題。的確,當我們真心以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努力工作,除了可得到應有的工資外,還望可以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獲得額外獎賞與認同。然而,隨著人生歷練多了,不難發覺,身邊總有一些人「半分努力,十分收獲」,升職如坐火箭,即使當初大家同在一條起跑線上,最後,被對方遠遠拋離,只能「望塵莫及」。對方一年升數級,而自己卻數年才勉強升一級,看才眼裡,要不,便會患上「紅眼症」,要不,便是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如此不滯。


 


擁有辦事能力,只是代表擁有職位入門的「入場券」,但跟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除此以外,還需得上司的協助(及歡心),有他的「幫忙」及美言幾句,才得以事半功倍。然而,說得有多美也是徒然,升職與否,個人「運氣」才是最重要。要是一切準備就緒,偏偏欠缺了運氣的話,升職,永遠只會跟自己擦身而過。舉例說,要是公司剛巧流失大量的管理人員,為了填補空缺,有些未準備就緒的人也就輕易被捧「上位」,邊學邊做,根本不用排隊等升職。相反,要是每位高層的位置都是「穩如泰山」,流動性幾乎零的話,要向上移「一小步」,還不知要等多少個「三年又三年」。


 


曾經,我也迷茫過(雖然,現在也好不了多少)。我總會拿別人跟人家比較,自己不是沒有能力,即使能力及不上別人,至少,我不是躲懶做錯事的人(但現在回想,誰會喜歡一頭牛?),偏偏欠缺運氣這一環。當中,當然少不了自己不會爭取、不會議價、不會撒野的被動性格,一心只抱著默默耕耘心態,以為努力後定必有回報,誰知道,別人就在這時候出擊,超越自己,自己便好像一個洩了氣的氣球,所有事也憋在心裡,回報?請繼續細心稍候吧。


 


當時,我還天真得以為自己是懷才不遇,別人未懂欣賞及賞識自己的優點而顯得鬱鬱寡歡。不停反複問自己,是否自己能力不及他人?是否已到了「瓶頸」的地帶?要是自己曾「風光」過,還可以庸人自擾,擔心自己已「見頂」,沒有再「上升」空間。然而,自己卻是從未「風光」過,還未嘗過「高」的滋味,這才是心有不甘!


 


然而,隨著時間會令一個人成長,漸漸,我選擇了接受現實,明白有些人在某些事情上,總會欠缺一點運氣,而我正是當中一員。從來,運氣是不能強求,求得回來的,便稱不上是運了。與其天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說自己生不逢時,運氣不及他人,倒不如乖乖地接受現實,好好地把自己「那張刀」磨利,待機會一到,便可以立即發揮所長。明知自己天性內歛,勉強在人前表現自己,只是違反天性,縱然得到「高就」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從此,不再為半浮沉的生活而自憐,「懷」終於慢慢地「釋」出來。


 


偶一為之,當碰到某些比自己成功的人,少不免會有一刻的比較,酸溜溜的感覺仍舊存在,但「酸性」已被淡化,沒當年的那麼濃烈,因為妒忌根本沒有意思,只會令自己更加不快,不是很傷身嗎?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說不定,眼前的,已是上天給自己的最好安排。


 


年紀越大,越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凡事不能插隊,要發生事,自會發生,勉強令事情早點發生,焉知非福()。只要有耐性,加上適當的主動爭取,終有一刻能衝破「瓶頸」的關口,那時候,眼前便是另一片天,任你去闖。


 


我不擔心有「見頂」的一天,因為自知「頂」跟自己還有一段遙不可及的距離。相反,要是在「瓶頸」時候懷疑甚至放棄自己的話,縱有機會在前,還是跟自己無緣。咬緊牙關,只要捱過最難過的「瓶頸」時刻,才能真正感受到及珍惜眼前得來不易的「果實」。

4 則留言:

  1. 我諗我而家都一樣喺瓶頸,都唔知未來的路要點走...

    回覆刪除
  2. 我好簡單,隨遇而安就得架嘞~!

    回覆刪除
  3. 「見頂」.....「瓶頸」....「頂」「頸」......好彩不是....「頂頸」......

    回覆刪除
  4. 也許每個人也會遇到這個時刻,只要捱過最難過的「瓶頸」,前面就是康莊大况,妳要加油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