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真沒機心,在未被社會所「污染」前,像白紙一樣,跟他們嬉戲玩樂,除了獲得不一樣的歡樂外,還能令自己重拾昔日的童真。從昔日到現在,我也喜歡逗小朋友,即使作出「短期」照顧也不是問題(我該有當「兼職褓母」的資格吧?)。以前當自己年紀還小時,不知天高地厚,可以把小孩子照顧得有板有眼、頭頭是道,可是,近年,卻開始有所顧慮而未敢過分親近人家的小孩子。
不是說自己的「湊仔」技巧生疏,而是怕孩子的家長不喜歡。
上一代(唉,在不知不覺間,自己已成了「上世紀」的人了),為人父母的,當然會用心照顧自己的孩子,而當有人提出offer當「陪玩員」或照顧自己的子女時,真的有點「來不及高興」的感覺。這時候,在沒有什麼負擔的大前提下,當然可以放心跟小孩子相處。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的父母,子女多是「一個起、兩個止」,「寶貝」程度比昔日更甚,對子女尤其緊張,甚至寸步不離。要是在照顧或玩耍途中有什麼「閃失」的話,後果更是不堪設想。為免孩子的父母擔心,最重要的是,怕未能符合他們照顧子女的方式而令對方不悅,最後,還是好好的抑制自己,別太主動跟小孩子耍樂。
近年,沒什麼機會跟小孩子玩樂,真怕有一天,自己完全不會跟小孩子相處呢!
其實,除了渴望跟小孩子玩樂(沒錯,是「玩」),近年還開始喜歡跟老人家相處。很奇怪吧?皆因自己同樣沒有什麼機會跟老人家相處,所以才有這「渴望」的念頭吧!
從小到大,跟老人家相處的時間不多,坦白說,自己真的不太懂得如何與他們溝通及相處。或許有人會覺得,老人家嘮叨又麻煩,但於我而言,卻又是另一種體會。看到別人在跟老人家相處時,像哄小孩一般,真難想像,自己能以同一態度及語氣跟他們相處。但當經過多次的接觸後,發覺原來不是想像中的困難。老人家,其實跟小孩子一樣簡單,沒什麼所求。他們只希望別人多點關心他們,抽多一點時間跟他們談話,聽聽他們的心底話、訴說往事,他們便快樂無比。只可惜,都市人都是太忙了,連一點時間也擠不出來,又怎能坐下來跟他們共度一刻的時光?
現在的我,很珍惜跟老人家相遇、相聚的時光。雖然他們可能經常「想當年」(我又何嘗不是常常「想當年」?),但透過跟他們對話,除了可以更了解他們昔日的生活外,當中還可能得到不少寶貴的道理及經驗。由他們口中所說出來的生活逸事,可能微不足道,但細心咀嚼,不難發現當中蘊含不少大道理,在迷茫時,尤如當頭棒喝。即使看上多少遍「心靈雞湯」也未必能學得到呢!
可惜,老人家跟小孩子一樣,可遇不可求。或許,就是因為機會難得,才會更珍惜跟他們共處的時光,對他們的一言一行,更會銘記在心!
老人家許多時候也跟小孩子一樣淘氣啊!
回覆刪除You can play with Cole anytime! (well, anytime when we're in Hong Kong! hahaha)
回覆刪除I like communicate with kids and elderly, because they're more fun to be with... :-)
嘩,我短期都唔得,所以極抗拒教小學...
回覆刪除可以去教幼稚園喎~!
回覆刪除